联系人: 金绍黑
所在地:四川 成都市
一、简介
甘薯(Ipomoea batatas Lam.)旋花科甘薯属一年生或多年生蔓生草本。又称番薯、山芋、红薯、地瓜等。甘薯起源于墨西哥以及从哥伦比亚、厄瓜多尔到秘鲁一带的热带美洲。16世纪末从南洋引入中国,中国的甘薯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均占世界首位。
据日本国立癌症预防研究所调查,在具有防癌、抗癌作用的20种蔬菜作物中,甘薯居首位,而膳食纤维是甘薯中存在的主要生理活性因子之一。膳食纤维主要存在于甘薯加工的副产品薯渣中,薯渣纤维含量高,纤维质感好,口感佳,可以加工成高纯度、高质量、高附加值、用途广泛的低热量膳食纤维。因此,(紫)甘薯纤维的开发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二、加工工艺
加工方法一:
工艺流程:原料→粉碎→过筛→称重→碱处理→滤去上清液→过氧化氢溶液处理→滤去上清液→酸处理→洗涤→脱水→干燥→粉碎→成品
产成品:经粉碎过筛即得浅黄色甘薯纤维成品。采用此法甘薯纤维的提取率为84.39%,提取出的甘薯纤维中其他成分含量为(按质量计):水分5.17%,蛋白质1.64%,脂肪0.46%,淀粉6.42%。
加工方法二:
工艺流程:原料→粉碎→过筛→水浸→酸解→过滤→滤渣→氢氧化钠溶液处理→滤去上清液→过氧化氢溶液处理→滤去上清液→洗涤→脱水→干燥→粉碎→过筛→分级→包装→成品
产成品:采用此法甘薯纤维的提取率为81.66%,提取出的甘薯纤维中其他成分含量为(按质量计):水分3.52%,蛋白质1.23%,脂肪0.31%,淀粉5.12%。
三、理化性质
1.直接密度 甘薯纤维的直接密度依颗粒的大小不同而变化,随着纤维颗粒的减小,直接密度逐渐增大。
2.持水力 所谓持水力是在水过量的情况下,单位干物质所能达到的最大持水量。颗粒大小不同的甘薯纤维的持水力随着颗粒的减小呈下降趋势。从总体上看,甘薯纤维持水力比苹果纤维(100目持水力为4.24g/g)和去除可溶性成分含纤维较高的豆渣(5.60g/g)要高,但比各种形式的甜菜纤维均低(其最低者为14.20g/g),这和纤维的来源、制备方法及所含成分有关。
食物的纤维化学结构中含有许多亲水基团,具有良好的亲水性,许多研究表明,较高的持水性可以增加人体排便的体积和速度,减轻直肠内压力,同时也减轻泌尿系统的压力,从而缓解了诸如膀胱炎、膀胱结石和肾结石这类泌尿系统的症状,并能使毒物迅速排出体外。甘薯纤维的持水力较高,所以,从这一点看是一种较优良的食物纤维。
3.膨胀力 甘薯纤维膨胀力的测定结果见下表,其最大膨胀力为3.0mL/g干料,说明甘薯纤维的保水能力较强。由于纤维的密度小、体积大,缚水后体积更大,能增大粪便的体积,含水量多,使毒物的浓度稀释,促使粪便排出,能相应减少毒素对人体的危害。
表 甘薯纤维的膨胀力(mL/g干料)
浸水时间/h 0 0.5 1 2 12 24
纤维体积/mL 1.9 2.96 3 3 3 3
4.阳离子交换能力 食物纤维结构中包含一些羧基和羟基侧链基因,呈现一个弱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的能力,可与阳离子,特别是有机阳离子进行可逆交换。食物纤维不是单纯结合而减少机体对离子的吸收,而是改变离子的瞬间浓度,一般稀释作用,并延长它们的转换时间,从而对消化道的pH值、渗透压以及氧化还原电位产生影响,出现一个更缓冲的环境,以益于消化吸收。在人体内,阳离子交换值较高的纤维能提高粪便胆汁酸的分泌能力,改善胆汁酸的代谢,延缓在小肠内对脂类的吸收,同时具有降低血液胆固醇的作用。从营养角度来看,对人体消化是有利的。
四、主要用途
甘薯膳食纤维作为一种纯天然膳食纤维,在食品生产加工业应用领域极为广泛。它可以制成胶囊直接食用,也可作为食品的一种原料或添加剂,添加到面包、面条、饼干、糕点、糖果及各种小食品中,使产品组织结构稳定,减少水分损失,延长货架寿命。用在肉制品加工、鱼罐头制品中,它能使肉汁中的香味成分发生聚集作用而不逸散,提高制品的保水、保油性能,从而延长制品的保鲜期。甘薯膳食纤维除作为食品添加剂外,还可作为特殊群体的保健食品,人食用后,在人体消化道内吸水膨胀,促进肠胃的蠕动,将粪便中的各种毒素排出体外,预防便秘、痔疮等疾病。同时,它能延缓糖类物质的吸收,对糖尿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另外,它被人食用后在胃中吸水膨胀,使人产生饱腹感,减少人体对其他营养素的摄入,使人们不产生营养过剩。
五、经济效益分析
1.生产条件
原辅料:薯渣、酶制剂、酸碱等。
厂房及人员:厂房1800㎡,人员90人。
水电及配套设施:水30t/h 电280kw 汽4t锅炉1台
2.经济效益
生产规模:2000t/a 单位成本:4300元/t
总投资:680万元 销售价格:15000元/t
其中设备投资395万元 投资回收期:6个月
年产值:3000万元 建设周期:4个半月
年利税:2140万元
Copyright © 2019 青海技术市场 青ICP备1800111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