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为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请使用火狐、谷歌、360浏览器极速模式或IE8及以上版本的浏览器
帮助中心  |  关于青海技术市场
欢迎来到青海技术市场,请  登录 |  注册
尊敬的 , 欢迎光临!  [会员中心]   [退出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成果  > 详细页

[00051606]茶叶多糖的提取加工技术及其精制产品

交易价格: 面议

所属行业: 化学药物

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通过中试

交易方式: 完全转让

联系人: 金绍黑

所在地:四川 成都市

服务承诺
产权明晰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如实描述

技术详细介绍

一、茶叶多糖产品简介
茶多糖,也叫茶叶多糖,外文名称为Tea polysaccharides,缩写TPS或者TP,系由天然植物茶树的叶、枝、根等部位提取分离出来的复合多糖,它是茶叶中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茶多糖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均在104~105数量级。
茶多糖为灰白色固体粉末,没有甜味。易溶于热水,在冷水中溶解度降低,难溶于低级醇、乙醚、丙酮等有机溶剂。可被水解降级。热稳定性差,在60℃以上降解加快。
茶为山茶科常绿灌木,有时呈乔木状,高1~5米,多分枝,嫩枝有细毛。老则脱落;单顺互生,叶子长椭圆形椭圆状披针形,上面深绿色、下面淡绿色;花腋生,白色,稍有香气,花期10~11月;蒴果、木质化,扁圆三角形,暗褐色,种子有硬壳,果实越年成熟。
茶嫩叶加工后就是茶叶;入药的是茶的芽叶。茶性凉、味苦甘、无毒,有清头目、除烦渴、消食、利尿、解毒之功效;主治头痛、目昏、多睡善寐、心烦口渴等症。
茶多糖是茶叶中的有效活性成分之一,约占干茶叶量的0.5%~4%,其含量高低随茶的品种和部位而异,但同一品种则是粗老者含多糖量较高。用粗老茶治疗糖尿病在我国和日本民间均有传统,而且茶叶越粗老治疗效果越好;常饮茶者高血压和冠心病的患病率较低,这些均与茶叶中的茶多糖的药理作用密不可分。
近代研究表明茶多糖具有生理活性,在具有生理活性的茶多糖中,实际还含有蛋白质、果胶及微量的稀土元素,微量元素含量大约为1μg/g,主要是La、Ca、Pr、Y等。这些成分与多糖呈结合状态,使茶多糖表现为一种酸性蛋白糖。其中糖的结构单元与通常植物多糖(如淀粉)不同,呈现复杂多样性,而且会因糖的来源和提取方法不同而有不同的比例和相对分子质量。
绿茶中的茶多糖成分是阿拉伯糖、甘露糖、半乳糖、葡萄糖、岩藻糖,其摩尔比依次是1.00:1.04:2.43:0.62:0.23,平均的相对分子质量为9.1×104。
乌龙茶的多糖是阿拉伯糖、木糖、岩藻糖、葡萄糖、半乳糖,其组成比例依次为5.52:2.21:6.08:44.20:41.99(质量,%),平均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7× 104。
茶多糖是继茶多酚之后发现的茶中又一类有生理活性的重要物质,药理研究表明,茶多糖具有降血糖、降血脂、降血压、抗癌、抗凝血、抗血栓、抗动脉粥样硬化、耐缺氧、防辐射、防治心血管疾病、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增强机体免疫力等多种功能,尤其突出的是其降血脂效果和免疫活性,可望成为预防和治疗糖尿病、心血管病、增加免疫功能的天然药物。此外,茶多糖的乳化能力在食品生产中用作乳化稳定剂防止油滴聚集。
二、绿色技术
1.生产茶多糖的原料是茶树的各种产品,茶叶、茶树枝条、茶树根、茶生产过程中的各类副产物,是可再生的绿色资源;研究发现,茶叶越粗老,多糖含量越高,可以使低档茶叶得到充分利用,大大提高资源利用率;我国饮茶、种茶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国家,茶树栽种极为普遍,茶叶产量居世界前列,因此,以茶为原料提取茶多糖的生产,资源富足,具有可持续性。
2.采用水提乙醇沉淀法、水提吸附层析法从茶叶中提取茶多糖,生产过程中不会新生有害物质,提取过程使用溶剂回收循环使用.无有害物质排放,可实现清洁生产。
3.大孔树脂吸附层析法是当今最为有效的分离方法之一,它具有分离效能高、常温操作、设备简单等特点,特别适合于天然生物成分的提取与纯化,是一种先进的无污染的绿色技术。
4.我国和日本民间均有用粗老茶治疗糖尿病的传统,科学研究表明,茶叶中的茶多糖有“二防三降四抗”(防辐射、防治心血管疾病,降血糖、降血脂、降血压,抗癌、抗凝血、抗血栓、抗动脉粥样硬化)等多种功能,茶多糖的整个生命周期不会造成对环境的损害,是环境友好产品。
三、制造方法
以茶产品为原料,在原料选择上可以尽量采用品级较低的茶叶、茶树修剪枝叶等,经测定,用同种方法提取,在茶叶树根中茶多糖含量为7.25%、枝梢为6.34%、粗老茶叶6.07%,均高于嫩叶。文献报道乌龙茶含茶多糖约2.63%,一级红茶约O.4%、六级红茶约O.85%、一级绿茶约0.81%、六级绿茶约1.41%,显示不同品种、不同等级茶叶中茶多糖含量也不同,低档茶中含量较高档茶高,乌龙茶高于绿茶,红茶中多糖含量最低。
茶多糖的提取收率和生理活性受提取方法和工艺条件影响较高,实验证实水提取时的提取介质的酸碱度和温度的影响最显著,无论介质偏酸或偏碱均降低提取的茶多糖生理活性,据认为pH值为6.5左右最好,提取温度则以70℃以下为宜。茶多糖的提取方法多种多样,所获得的茶多糖组成是不同的,特别是蛋白质含量及糖与蛋白质比例不同,经过溶剂萃取分离咖啡因、茶多酚后,从余下的水中沉淀出的茶多糖中蛋白质含量下降,用超滤、层析分离方法所得茶多糖中蛋白质也有较低的含量。
1.水提乙醇沉淀法
(1)基本原理
茶多糖难溶于乙醇、丙酮等有机溶剂,而易溶于热水,用热水萃取出茶叶中各水溶性物质,然后,用乙醇沉淀出茶多糖为粗品,经过脱蛋白质处理后为产品。
(2)工艺流程
茶叶→萃取→过滤→浓缩→离心→沉析→过滤→洗涤→除杂→产品茶多糖
(3)主要设备
热提取装置、过滤机、真空蒸发器、离心机、沉析槽、除杂釜、抽滤机、真空干燥器、真空系统等。
(4)生产控制参数及具体操作
水提乙醇沉淀法从茶叶中提取茶多糖的得率在2%以上,经Sevag法除蛋白质后产品中多糖含量大于35%,如果加蛋白酶水解后再用Sevag法除蛋白质,多糖含量可达到45%以上。
注:茶多糖可作进一步精制处理,如:用弱碱性树脂DEAE纤维素吸附进行脱色,半透膜除杂,超滤除杂,Sephadex G葡聚糖凝胶层析纯化,Sepharose CL琼脂糖凝胶层析纯化,色谱制备等多种可供选择的方法。根据应用的需要,可选用一种或几种方法进行纯化处理,以得到所需纯度的产品。
2.水提吸附层析法
(1)基本原理
茶叶中的主要成分在吸附柱中被吸附树脂吸附,因树脂吸附力不同而被分离,水萃取液调pH值为5,过阳离子交换柱除去咖啡因,柱后液过大孔吸附树脂除去茶多酚,柱后液经真空浓缩、脱蛋白,最后丙酮沉淀为产品。
(2)工艺流程
茶叶→水萃取→过滤→调酸→阳离子交换树脂→大孔树酯→浓缩→除杂→沉析→干燥→产品茶多糖
(3)主要设备
热提取装置、过滤机、酸化槽、树脂吸附柱、蒸发器、除杂釜、沉析釜、干燥机、真空系统等。
据文献介绍,水提吸附层析法从茶叶中提取茶多糖,其得率和 多糖纯度均比水提乙醇沉淀法的要高。
⑤副产茶多酚用乙醇洗脱,蒸发乙醇,可得茶多酚;咖啡因从离子交换柱中用水洗涤、浓缩、结晶,得咖啡因。
四、安全生产
1.对有腐蚀性的酸、碱,在使用时遵守操作规程,防止灼伤。
2.生产工艺过程中所用大量有机溶剂(如乙醇等),大多为易燃易爆液体,需特别注意安全,避免发生灾害。
3.氯仿能被光催化,在空气中氧化生成氯化氢和光气,有剧毒;因此,在使用氯仿时要保持设备密封状态良好,室内注意通风,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五、环境保护
1.废水集中处理,合格后方能排放,避免环境污染。
2.废茶叶渣无毒,也要妥善处理,合理利用,例如有的厂家用作渔业中的鱼饲料等。
3.生产中因大量使用挥发性很强的有机溶剂,需注意生产设备的密封性,杜绝跑、冒、滴、漏,用过的含溶剂残液,不允许随意倾倒;溶剂必须全部回收循环使用。
六、产品质量
1.产品标准
产品质量参考指标:
项 目 指标
外观 灰白色固体粉末
总糖含量 ≥30%
果胶 ≤13%
茶多酚含量 ≤5%
咖啡因含量 ≤0.2%
水分 ≤9%
灰分 ≤16%
砷(以As计) ≤0.05 mg/kg
汞(以Hg计) ≤0.05 mg/kg
铅(以Pb计) ≤0:05 mg/kg
铜(以Cu计) ≤0.5 mg/kg
2.环境标志
茶多糖具有降血糖、降血脂、降血压、抗癌、抗凝血、抗血栓、抗动脉粥样硬化、耐缺氧、防辐射、防治心血管疾病、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增强机体免疫力等多种功能,尤其突出的是其降血脂效果和免疫活性,可望成为预防和治疗糖尿病、心血管病、增加免疫功能的天然药物。茶多糖对人类健康有益,在其整个生命周期内不会造成对生态环境的伤害,工艺过程中可实现清洁生产。


单位: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成都金鹰翔生物技术研究所
地址:成都二环路南一段20号成都航空学院内
联系人:金绍黑(教授)
邮编:610021
电话/传真:028-85214675
手机:18982160270 13558779020
邮箱:jinshaohei@163.com
QQ:1213855934 1469639918

推荐服务:

微信 电话 顶部 工作人员:0971-7612617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平台服务热线:

0971-6121697

工作日(8:30-18:00)

Copyright ©  2019        青海技术市场        青ICP备1800111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