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人: 金绍黑
所在地:四川 成都市
可燃冰是水和天燃气在高压、低温条件下混合而成的一种固态物质。一立方米可燃冰在常温下释放出164立方米天然气和0.8立方米淡水。据估算,世界上所含有机碳的总资源量,相当于全球巳知煤、石油和天然气总量的2倍。我国科研人员在南海神狐海域(140平方公里)钻探目标区内,圈定11个可燃冰矿体,平均单个矿体面积2平方公里,厚度为20米,评价可燃冰天然气体贮量194立方米,价值1000亿人民币。神狐气田水深500米,距海口市600公里,距香港500公里,距黄岩岛1100千米。
可燃冰呈白色固体颗粒。混合在海底污泥中,平均饱和度35%。西方国家对可燃冰开采科研活动巳经20年,前15年,他们倾向于在海上钻井,用热解法、置换法、减压法开采可燃冰。由于可燃冰矿体没有常规油气藏所必须的地质构造(圈闭、盖层、裂缝和裂缝喉道等),用钻井法开采可燃冰以失败告终。有渠道获悉,西方某国放弃了钻井法,改用绳索法。将可燃冰矿(淤泥)挖采出海面,在船上分解可燃冰,收集天然气,将无用的淤泥倾倒回海底。挖采过程中的泄漏量约为1~1.5%,在船上用桨叶式干燥机加热分解可燃冰,能耗较高。在倾倒无用淤泥时,搅浑海水,对海洋生物有较大影响,采集成本为1美元/N立方米(6.35元人民币/N立方米)。我们认为:西方某国的技术路线正确,但设备和工艺需要重大改进。尽管如此,他们对此技术严格保密。在第三次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期间,中方提出将可燃冰开采纳入合作范围,遭到美方拒绝。
我们的科研团队,有陆上和海洋石油工程建设的宝贵经验,早在十年前就关注、研究开采海底可燃冰。西方某国开采海底可燃冰的方法与我们不谋而合(我们早他5年),我们的方法技术成熟、环境可控、成本低廉。我们开采海底可燃冰,是用铲斗(核心技术和庞大的配套技术)大体积“安静”挖采,泄漏量<1/1000(西方是1~1.5%)>,在船上用分解机(核心技术和复杂的成套技术)不加热分解可燃冰,采集成本1.5元/N立方米(是西方的1/4)。以神狐气田为例:我们设计的单套海底可燃冰开采装置(含3万吨双体船),投资3.5亿元,设备使用寿命15年。单斗采矿76立方米,产气4360N立方米,产泥50立方米。日产气20万立方米,产泥2500立方米,年产气40000万N立方米,年产泥50万立方米。天然气按值计算,天燃气价格应为4元/N立方米,利润0。7亿元。更值得注意的是:年产泥50万立方米,可以填礁造地,填土厚度20米(水深10米,高出海面10米),一年可造地75亩。黄岩岛离神狐气田1100km,海运单价58元/立方米,造地费用5740万元,折合成150万元/亩,这种地价政府是可以接受的。造地宣示主权,政治影响巨大。另外需要提及的是:黄岩岛北、东、南三面是露出海面的小山丘,中间是平均水深5m的泻湖,西面是进入泻湖的水道。南沙、西沙、中沙等诸群岛,有很多类似黄岩岛岛礁环抱的泻湖。泻湖是地质学中的术语,石油和天然气贮藏在沉积相中,“相”是指沉积物的特征及其形成环境的总概念。在陆相沉积中出现了大庆油田,在海相沉积中出现了胜利油田。海陆过渡相中包括泻湖相、三角洲相。可以断言:在黄岩岛及其它岛礁泻湖下面,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
本发明如果能付诸实施,可以预见,5年后中国南海神狐气田进行红红火火的可燃冰商业开采,有22艘3万吨级采矿船,22艘万吨级天然气运输船,44艘万吨级泥沙运输船及一些辅助船只,参与人多达3000人。总产值1000亿元(天然气776亿元,造地225亿元),总投资100亿元,投入产出比1:10.15年填礁造地10平方公里(15000)亩。本发明也适用于东海钓鱼岛海域开采海底可燃冰,是我国解决钓鱼岛争端的强硬手段之一。
注:N立方米--指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1立方米气体的体积。
Copyright © 2019 青海技术市场 青ICP备1800111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