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人: 盛阳
所在地:吉林 长春市
限制转速比的差速器,专利号201210370739.2
本发明专利,将差速器转速比限定在一定范围内,在越野及防滑性能上,突破了传统的差速锁及限滑差速器将转速比限定为1:1的死区,规避了刚性冲击及硬性摩擦,性能及寿命上有了质的飞跃,是纯机械控制的驱动轮动力与转速智能分配系统。 性能介绍:与差速器锁比较,动力传递效率一致,没有刚性冲击,没有电子元器件,反应更快,不影响转向。使用寿命长。
与LSD比较,完美适应低速路况,没有内部摩擦,成本低廉。
1. 响应极快,无刚性冲击及摩擦,纯机械自动控制无需电子判定
2. 能适应高低速模式
3. 扭矩分配准确
4. 成本低
5. 具备防溜车功能
差速器锁,是将两驱动轮转速比限制为1:1,因此无法适应两驱动轮转速不一样的情况,例如转向、单侧越障及路过坑洼路面时,均会与路面产生硬摩擦,极易侧滑。基于此项特点,差速器锁需要严格的开启判定与松锁判定,而开锁判定时间、响应时间累积之后,车子往往已经停了下来,随后又伴随着刚性冲击。
而此种差速器,将转速比限制在一定范围(例如1:3~3:1之间)而不是1:1,灵活性大大增强,完美的适应了两驱动轮转速不一样的路况,又防止单侧空转,当某个驱动轮打滑转速上升达到与另一驱动轮的转速比限制值时,便被刚性的限制住无法超越这个转速比值,动力将传递给转速慢的轮子,扭矩分配情况与两轮路面实际摩擦相对应。即便是最挑战差速器锁性能的路面(人工上坡道布置滚轮),限制转速比的差速器依然能表现十分优秀。
市场前景分析:目前汽车领域为防止汽车打滑主要采用差速器锁、限滑差速器、LSD、ESP。但是每一种方法都不是很理想。差速器锁目前是公认的防滑效果最好的方式,归功于其有效的动力传动效率和相对简单的电子判定,高级越野车一般使用此方式。毕竟只是简化了电子判定,并没有将其完全取消,而且伴随着刚性冲击也决定了其成本大及维护频率高,很多需要对于反应速度更高要求的车辆选择了LSD机械式限滑差速器。但是LSD在低速模式下防滑功能比较小,兼容高昂的成本只配备在跑车上。至于普通限滑差速器及ESP,防滑越野性能方面只能说起个辅助作用,尽管这样很多轿车及SUV也没有配备。而此种能限制转速比的差速器,有效的克服了以上缺点,因此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竞争技术分析:此种差速器,限制转速比功能发挥的关键在于棘轮与棘爪的咬合,棘轮构造性能稳定,使得此种差速器性能发挥稳定,不受速度影响;正向旋转的棘轮如果突然逆向旋转,无论棘轮转速快慢,棘爪能极快的阻止其逆向旋转,而且冲击很小,响应很快。
最强竞争点分析: 差速器锁,是将两驱动轮转速比限制为1:1,而此种差速器将转速比限制在一定范围内(例如1:3至3:1之间)。
Copyright © 2019 青海技术市场 青ICP备1800111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