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为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请使用火狐、谷歌、360浏览器极速模式或IE8及以上版本的浏览器
帮助中心  |  关于青海技术市场
欢迎来到青海技术市场,请  登录 |  注册
尊敬的 , 欢迎光临!  [会员中心]   [退出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成果  > 详细页

[00034889]双功能壳聚糖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交易价格: 面议

所属行业: 中药、天然药物

类型: 发明专利

技术成熟度: 可以量产

专利所属地:中国

专利号:200910200744.7

交易方式: 完全转让

联系人: 彭旗茂

所在地:上海 上海市

服务承诺
产权明晰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如实描述

技术详细介绍

技术简介 本产品是提供一种生物医药技术领域的双功能壳聚糖颗粒。该双功能壳聚糖颗粒将荧光功能与阳性的钆造影剂结合起来,并制备成微米或纳米级颗粒,可实现荧光和磁共振双功能。通过配置混合溶液,调节水相溶液与乳化液,并加入有机试剂,依次经搅拌,并离心分离、清洗和干燥处理后得到改双功能壳聚糖颗粒。本产品无论是在靶向性表征、分子影像方面,还是在生物标记、荧光成像方面都有着广阔应用前景。 技术水平、技术成熟度:    本技术能在简单设备的条件下,成功制备出双功能壳聚糖颗粒其磁共振造影功能和荧光功能均属较强,该技术可控性强,不需要特殊的设备和原材料,对环境没污染,重复性强。本技术在同类制备技术的水平中属于领先水平,其相关技术已申请国家专利并已授权。 应用领域 行业优势    磁共振成像技术是临床医疗诊断中最常见的手段之一,是肿瘤等疾病最为有效的诊断方法之一。磁共振成像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使用的造影剂,造影剂主要分为二大类,一类为阴性对比剂,主要成份为Fe3O4,另一类为阳性对比剂,主要为钆类化合物;其中,阳性对比剂钆(Gd3+) 离子因其具有强的磁性,其是目前最常用的造影剂,如酸类钆(Gd) 配合物及其衍生物就是应用最多的造影剂之一,包括有Gd-DTPA 、Gd-DOTA 、Gd-BOPTA 等等。磁共振成像造影剂是没有靶向作用的,无法定位造影成像,因此有很多研究通过将钆类造影剂改性修饰以期实现特异或非特异的靶向性功能。如利用壳聚糖可很好地与去占膜组织吸附,制备壳聚糖包裹的造影剂可实现被动靶向作用经过对现有技术的检索发现。然而,磁共振成像的敏感性较低,对具有靶向功能的造影剂,也无法直观清晰地获取其靶向识别的信息。而荧光成像的优点之一是敏感度高,在活体的成像可检测到最低至102个数量级的被标记细胞,可以通过将荧光技术与磁共振成像技术相结合,既可以弥补其敏感性的相对不足,又可作为靶向识别的表征手段。 技术优势    目前,关于磁性或者具有荧光作用的纳米粒子的专利已有报道,经过进一步检索发现,中国专利文献号CN101503623A 记载了一种"磁性荧光复合纳米粒子及其制各方法与应用"该技术利用量子点的荧光作用和Fe3O4 的磁共振作用实现其双功能特性。但磁性粒子是一种阴性造影剂,在磁共振成像中的应用较窄,不能替代阳性造影剂的应用范围。    制备技术采用单一的包裹技术,将磁共振功能的成份或荧光试剂进行包裹处理,制备单一功能的纳米粒子。    技术改进以壳聚糖作为纳米粒子载体原材料,将具备磁共振功能的成份与荧光试剂包裹起来,制备成颗粒,既可用于磁共振成像,又可用于荧光成像分析。利用壳聚糖包裹,其生物安全性和生物亲和性好、毒性较低。 市场前景    神经胶质瘤是最常见的脑部肿瘤之一,约占脑瘤发病率的40%,其恶化程度和术后复发率高且侵袭速度快,致使神经胶质瘤病人存活期短:临床上诊断出的Ⅰ期或者Ⅱ期病人存活时间为6-8年,Ⅲ期病人为3年,而Ⅳ期病人一般只有12-18个月。由于胶质瘤常呈浸润性生长,且多接近中枢神经系统,手术难以完全清除、易导致肿瘤复发,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技术针对神经胶质瘤的特点,构建主动靶向脂质体递药系统,通过靶向分子主动寻靶功能,增加对神经胶质瘤的治疗作用,为神经胶质瘤的靶向治疗提供实验基础。因此本研究具有重要的临床现实意义和良好的社会效益。    目前,临床上针对神经胶质瘤的治疗手段主要是手术切除后再辅以放疗和化疗,但是,临床结果显示这种传统治疗手段效果不佳。手术深度切除很容易影响到功能性脑组织,会导致直接死亡或者神经功能缺失;增加放疗剂量或区域会导致一系列副作用;常规化疗时药物对肿瘤组织无选择性,常导致严重的全身副作用。因此,该技术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良好的潜在经济效益。

推荐服务:

微信 电话 顶部 工作人员:0971-7612617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平台服务热线:

0971-6121697

工作日(8:30-18:00)

Copyright ©  2019        青海技术市场        青ICP备1800111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