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31804]杂交早稻鄂早13
交易价格:
面议
所属行业:
动植物新品培育
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正在研发
交易方式:
完全转让
联系人:
高小龙
所在地:湖北 武汉市
- 服务承诺
- 产权明晰
-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 如实描述
技术详细介绍
杂交早稻鄂早13的品种来源:湖北大学生命科学院用“常菲22B/鄂早6号”的F1 代作母本,“湖大24作父本有性杂交,经系谱法选择育成的早稻品种。原代号:5213。2001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登记号ES001—2001。
品质产量:1998~1999年参加湖北省早稻品种区域试验,米质经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测定,糙米率79.60%,精米率71.64%,整精米率58.03%,长宽比2.8,垩白4级,垩白粒率25%,直链淀粉含量23.59%,胶稠度40毫米,蛋白质含量10.10%。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55.59公斤,比对照鄂早11增产16.30%。其中:1998年平均亩产464.54公斤,比鄂早11增产14.65%,极显著;1999年平均亩产446.65公斤,比鄂早11增产18.02%,极显著,比鄂早6号增产5.00%,极显著。
生产试验:1998~1999年武汉、黄冈、孝感等地试种,比当地主栽品种增产。
杂交早稻鄂早13的特征特性:该品种属中熟偏迟的籼型早稻品种。株型较紧凑, 叶色浓绿,剑叶短而挺直。营养生长期较长,但抽穗后灌浆速度快,成熟一致,无两段灌浆现象。前期长势旺,后期落色好,成熟时叶青籽黄,不早衰。区域试验中亩有效穗28.6万,株高83.7厘米,穗长18.0厘米,每穗总粒数80.4粒,实粒69.4粒,结实率86.3%,千粒重23.70克。全生育期112天,比鄂早11长4天。抗性鉴定为感白叶枯病,高感穗颈稻瘟病。纹枯病较重。
栽培要点:1、适时早播。3月底至4月初播种,秧田亩播种量50公斤;秧龄30天左右,叶龄不超过5.5~6.0叶时移栽。2、合理密植。一般株行距以13.3厘米×16.7厘米或10.0厘米×23.3厘米为宜,每穴插4~6粒谷苗,亩插基本苗12~16万。3、科学管水,合理施肥。宜在肥力中等偏上的田块种植,不宜在高肥水平下种植。应注意施足底肥,早施追肥;施肥量为每亩纯氮9~12公斤,底肥用量占总用肥量的70~80%。4、注意防治病虫害,重点要在孕穗破口至抽穗期防治穗颈稻瘟病。鄂早13适宜于长江中下游双季稻区的作早稻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