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31645]闽西北松竹主要害虫成灾机理及无公害防治关键技术
交易价格:
面议
所属行业:
病虫害防治
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正在研发
交易方式:
完全转让
许可转让
技术入股
完全转让
完全转让
联系人:
邹处长
所在地:福建 福州市
- 服务承诺
- 产权明晰
-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 如实描述
技术详细介绍
首次应用判别分析方法准确地对思茅松毛虫危害与松树被害程度进行分级。首次运用综合相关系数分析法分析了被害松针营养和次生物质含量对思茅松毛虫种群参数的重要影响。利用相关分析、逐步回归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分析武夷山气候变化与马尾松毛虫发生面积的关系。首次应用矢量递进因子分析法和坐标变换对应分析法,对松墨天牛的6个数量指标和7个环境因子的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明确了气象因素和环境因素对松墨天牛数量变化的综合影响规律及其程度,为林间监测和虫情测报提供了科学依据。首次采用综合相关系数法分析了萧氏松茎象种群与环境因子的关系,明确了影响萧氏松茎象种群数量波动的关键林分因子和气象因子,及其影响程度有关因子的先后排序。首次应用判别分析法研究了浙江双栉蝠蛾发生与土壤化学指标、土壤深度的关系;首次采用正反频次比较法和判别分析法对其空间分布格局进行了分析。首次报道了刚竹毒蛾、竹镂舟蛾、毛竹黑叶蜂的危害与寄主内含物的关系及其相关性分析,从营养生态学的角度揭示毛竹食叶害虫间歇性爆发成灾机理,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
新筛选出的复合生物杀虫剂(BBtC)防治思茅松毛虫2~3龄幼虫,校正死亡率达到91%以上;筛选出的刚竹毒蛾复合杀虫剂(BBt)对低龄幼虫效果较好,应用复合生物杀虫剂,可提高林间防治效果。新筛选出的绿僵菌Ma1291-2和MaYTTR-04-1、白僵菌SB1等优良菌株,对萧氏松茎象、浙江双栉蝠蛾、松墨天牛等林间防治效果较好。
研究成果创新性突出,实用性强,在我国松竹主要产区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在国内外森林保护领域具有重要的影响和作用。成果达到同类研究的国际先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