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人: 赵冲
所在地:湖北 武汉市
一、完成人:刘清堂
二、成果技术简介:
本技术在已建立的远程教育基础设施,如卫星传输系统、光盘播放系统、移动电话等基础上,结合传统设备,如电视、有线广播等建立农村边远地区"用得起"的低成本信息服务系统,通过攻关支持农村远程教育的低成本网络接入与信息服务关键技术,提出了一种解决教育资源远程传输和服务问题的新模式,为向农村边远地区提供及时、准确、便捷、无处不在的信息服务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该技术的先进性体现在:(1)开发出适合农村地区现有网络条件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低成本、小型化多频点IP-QAM设备;(2)开发出支持双向交互的Cable机顶盒,实现了在IP与同轴混合网络环境下教育内容的高效直播与语音互动;(3)提出并实现了基于资源包的学习内容生成方法;(4)项目组开发了基于多模式接入的面向农村的教育资源配置与信息服务样机与系统,实现了融合IP网、有线电视网的多模式、交互式学习内容服务系统。
三、成果所处阶段:示范应用
四、成果应用领域或实例:
此成果属于电子信息领域,可用于基础教育及农技培训。
五、成果产业化项目总投资主要建设内容及规模:
融合本技术形成的面向农村的教育资源配置与信息服务平台与样机系统已作为村镇教育示范的做成部分目前已在湖北省襄阳市、湖北省宜昌市、北京市等地的农村地区展开了示范应用,共部署区域节点30余个,平台培训用户累计达5000人次,辐射用户达20万人。平台面向农村地区提供了5TB资源,资源涵盖基础教育、高等教育、社区服务、农民工培训和党员培训等各个层次及各个领域,资源覆盖面广、种类齐全,为农村地区中小学生、教师、党员干部、社区群众等各类人群用户提供多层次的资源及服务。
六、市场前景以及效益分析:
本技术可以有效结合国家近年来实施的"中小学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工程" 、"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和国家广播电视"村村通"等等重大工程建设成果,利用已建设的覆盖边远农村的有线电视网络、覆盖到城镇的互联网和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数字化教育资源,通过采用本技术的研究成果,使边远地区农村教学点能够收看到各种数字化教育资源,并通过上行互动技术,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同样,该技术也适用于住户小区、学校和厂矿单位等,在不需要花费网络建设成本的基础上,通过本项目在信号接入、信息管理服务的功能成果,为用户提供低成本的数字化交互式交流平台,从而为建设学习型社会添砖加瓦。
Copyright © 2019 青海技术市场 青ICP备1800111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