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人: 徐贵军
所在地:辽宁 阜新市
成果简介:彰武松是辽宁省固沙造林研究所于1990年首次选育出来的一个新树种,它的综合生长指标比樟子松快30%以上,是北方松中生长最快的树种之一。鉴于其良好的特性,为了将这一优良树种推广开,课题组经过4年的联合攻关,取得了一系列技术突破。成果组装了该项研究的各个阶段的最佳成果,形成了以彰武松的混交林营建为核心,嫁接、扦插繁殖利用为手段的彰武松大规模繁殖配套及混交林营建技术,从根本上扭转了彰武松材料生产困难,无法大规模用于造林实践的被动局面。成果包含了扦插繁殖的一系列技术配套及彰武松容器苗培育中的技术难题,该成果的应用可以使得彰武松优良的遗传特性充分显示,为社会提供量多质优的木材。彰武松容器苗培育及混交林营建技术,现在已经在章古台及示范点地区等推广应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成果的关键技术:1.彰武松嫩枝扦插技术包括对彰武松扦插基质、扦插时间、扦插过程的生根特点、生根过程中与温度的关系以及扦插过程中水肥、病虫害的控制等技术。使得彰武松扦插成活率达到60%以上并能应用于生产。
2.彰武松容器苗培育技术解决了营养土的配比、接穗的长度和叶片保留的多少以及嫁接过程中的技术问题,嫁接成活率可达80%以上,培育彰武松容器苗5万株。
3.彰武松混交林的营建技术包括彰武松混交过程中的混交树种、混交方式、比例等技术。营建了彰武松混交林76hm2 。彰武松平均树高2.3m,保存率86%。
4.彰武松亲本鉴定技术提供了彰武松的亲本进行检测技术,结合彰武松的形态指标和F1代分离情况,揭示了彰武松的起源。为彰武松的有性杂交无性利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推广情况:该成果已经在辽宁省的沈阳市、阜新市、朝阳市进行推广应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项目取得成功以来,共计培养苗木20余万株,若以2.00元/株计算,取得直接效益40余万元。应用彰武松苗造林,相同林龄的人工龄蓄积量每公顷可增加18.7 m3/ hm2,目前,每年能提供容器苗和扦插苗10余万株,采穗圃提供穗条15万,共计25万株,以每公顷750株,每年可造林333 hm2,可以满足三北地区试验推广造林需要,和樟子松相比,彰武松造林的增益按15%计算(实际30%的一半计算),可增产木材9.35 m3/ hm2,每年造林333 hm2,可增产蓄积量3113.55 m3,按70%折算成商品材,可增产商品材2179.5 m3,以最低价500元/ m3为准,预期增加产值109万元。彰武松混交林的营建使得半固定的沙荒地及杨树低质林地变为固定沙地,减少了风沙的危害、土壤的风蚀,还调节气候(温、湿度),改良土壤,保持附近农田稳产高产,若干年后可以解决当地农民的烧柴困难,降低了农民因沙害引起的沙眼疾病的发生率。彰武松四季常青,树势挺拔、造型优美,给人们以美的享受,陶冶了人民的生活。
成果推广前景:在我国林业处于“两危”的境地和国家在大力开发西部和改善西部生态环境的形势下,大力发展象彰武松这样的速生丰产树种正是解决“两危”、改善西部生态环境、缓解我国经济发展对木材急需的理想树种。可以设想,作为一个刚刚被认识和重视的树种,今后它的造林面积将会越来越大,尤其在三北地区,随着天然林保护工程和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实施,人们期盼应用一些生长迅速的针叶树代替单一的杨树品种,改变林分结构较为单一的现状,因此品质优良的彰武松将会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 目前,新疆、山西、辽宁等地已经多次向辽宁省固沙造林研究所商讨高价购买彰武松苗木事宜,因此,该项成果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Copyright © 2019 青海技术市场 青ICP备1800111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