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人: 邹处长
所在地:福建 福州市
该项目首次探明了入境台湾果蔬危险性有害生物的种类及数量动态,阐明了26钟入境台湾果蔬危险性有害生物的生物学、生态特性何发生规律,为制定综合防控策略提供了科学依据;从系统发育视角,揭示了有害生物近缘种间分子进化的关系,明确了种间变异性和种内保守性,为研发快速检测技术提供了理论依据。
探明了入境台湾果蔬可能穿戴的有害生物种类及其风险级别,建立了台湾23种果蔬入境检疫风险分级管理体系;确定了米尔顿姬小峰等17种入境台湾果蔬危险性有害生物的潜在分布范围和高、中、低风险发生区,明确了它们的定量风险和生态经济影响,起草了12项危险性有害生物的控制预案。
首次建立了入境台湾果蔬的危害性有害生物快速检测及早期诊断技术体系,并研制开发出快速检测试剂盒(试纸条)21套;在相关口岸检验检疫、植保植检系统和果蔬生产企业建立快速检测与监测平台,为保障果蔬安全生产提供了有效手段。
构建了入境台湾果蔬口岸应急除害处理技术体系;研发了可替代二甲苯等芳烃溶剂的松脂基植物油溶剂,攻克了植物油溶解性、乳化分散性和抗冻性差的难题,为开发工艺简便、经济实用的环境友好型农药提供了关键技术,登记农药产品3个;筛选活动5株高效生防菌和8个抗病虫果蔬品种,研究了18项适用于入境台湾果蔬危害性有害生物防控的轻简化技术;首次建立了入境台湾果蔬危害性有害生物监测与防控协作网络信息系统,为涉台口岸和入境台湾果蔬危害性有害生物监测点提供了信息交流与发布的技术支撑和网络平台,实现了有害生物监测与防控信息的在线交流、适时发布和远程协助。
构建了以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生态控制为核心的入境台湾果蔬重要危害性有害生物综合防控技术体系;在福建、广东、海南、浙江、江苏等省进行大面积的推广应用,取得了显著地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该项目出版原色图谱和病虫害发生与防治手册5部,发表论文71篇,其中SCI论文10篇;获授权发明专利20项、实用新型专利15项、软件著作权3项;制定国家标准1项、行业标准10项。
该项目的研究成果总体达到同类研究的国际先进水平,部分内容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Copyright © 2019 青海技术市场 青ICP备1800111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