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人: 张老师
所在地:江苏 苏州市
成果介绍: 围绕我国在生命科学和人口健康发展领域的战略部署, 着眼于满足全民基本医疗保健的需求,以重大疾病的基因组学、蛋白组学、代谢组学等为切入点,研制出了一批重要实验动物模型特别是大、小鼠、猪、兔疾病模型资源;发展了快速、 经济的基因工程技术, 为我国基因工程资源的快速积累和持续发展奠定了技术优势,形成了我国基因工程等实验动物模型开发与集成应用方面的优势;建设了包括常规物种和我国特色实验动物物种模型研制的示范基地;提升了疾病模型表型分析平台的专业化、标准化和社会共享程度,不断地扩大模型数据库和模型资源共享体系,形成了包括我国大部分实验动物模型资源保种、种质供应和信息共享的体系;进一步加强了疾病动物模型的研究与应用,实现了从基因组学、蛋白组学、代谢组学、遗传学、循症医学等研究成果到重大疾病研究和创新药物开发的衔接。
应用范围:生物医学及药物帅选实验
主要技术指标: 每年超过 200 个转基因品系以及 100 个基因敲除品系的制作量;转基因小鼠:2 个月;基因敲除大小鼠:3 个月;转基因项目每年均 100%完成,基因敲除类项目完成率高达 90%。
技术水平:国际领先
市场分析与前景:
1.可占领生物高科技国际竞争的战略制高点
模式动物即人类疾病动物模型,包括自发模型、手术模型、化学模型和基因工程模型, 几乎是了解人类疾病的唯一途径。 传统动物模型远不能满足研究需要,基因动物模型已处于整个生命科学的前沿阵地,将全面改变人类疾病治疗、药物研发、食品安全评估和医学研究的科学基础。基因工程及特色实验动物模型的研发,可实现新型基因模式动物创制的突破,提高我国在基因动物资源开发领域的原始创新地位,占领生物高科技国际竞争战略制高点。
2.可推动我国疾病和生命科学研究的整体加速
基因动物资源和动物实验平台匮乏是制约我国科研发展的两大“软肋”。我国基因模式动物品系近 1000 个,但是,仅美国就创建并保留了 20000 多个品系,2010 年国际小鼠表型分析联盟宣布,未来 10 年投入 9 亿美元用于获取 20000 个左右小鼠基因敲除模型;发达国家限制向我国等亚洲国家出口新模型,以限制我国在生物和医药研究领域的国际竞争力; 国内目前只有少数实验室能完成诸如小鼠基因敲除模型研究,能对外提供基因动物实验服务的技术平台恐怕不会超过 5个,大鼠基因工程资源开发和服务几乎为零。基因工程及特色实验动物模型的研发, 可大幅度提高基因动物资源开发和拥有水平, 满足基因动物实验服务的社会需求, 改变制约我国科研发展的两大软肋。
所属行业: 生物医药
合作方式: 项目合作
Copyright © 2019 青海技术市场 青ICP备1800111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