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价格: 5000 元 - 1.5 万元
所属行业: 日常用品
类型: 实用新型专利
技术成熟度: 可以量产
专利所属地:中国
专利号:201520023492.6
交易方式: 完全转让 5年独占许可转让
联系人: 朱健
所在地:江苏 扬州市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防滴水雨伞,专利号201520023492.6。
一、专利特点
目前折叠雨伞因其体积小巧、方便携带而广受人们欢迎,但现有的折叠雨伞也存在下雨天使用后的滴水问题,雨伞滴水容易弄湿地面也不方便放入随身的包中。因此,需要改进现有的折叠雨伞,解决其滴水问题,使其使用更为方便。
本实用新型防滴水折叠雨伞包括伞体、伞柄,伞体与正常的折叠雨伞相同,伞柄由两个套接在一起的圆筒组成,分别为内筒、外筒。内筒为上端开口下端有底的圆筒,其内径应能包裹住收合后的伞体,伞体的伞杆固定在内筒下端的底上。外筒为两端开口的圆筒,套接在内筒外侧,外筒可沿内筒向上端滑动直至包裹住整个收合后的伞体。上述外筒与内筒之间的套接可采用螺纹连接,也可采用卡合结构。
采用本实用新型方案,当使用者使用完雨伞收合伞体后,先将伞体下部装入内筒中,再松开外筒与内筒间的连接,握住外筒向上端滑动直至内、外筒包裹住整个收合后的伞体。当需要使用雨伞时,先向下端滑动外筒,再将外筒套接在内筒外侧,最后拉出伞体即可正常使用。采用此方案,内、外筒可包裹住整个伞体,起到隔绝潮湿伞体的作用,同时伞体收合后结构较为蓬松,故伞体与内、外筒接触较为紧密,伞体上余水不易流淌,在无外力作用下外筒也不会移动,因此采用此方案可基本解决伞体滴水问题。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外筒上端增设一凸环,以便使用者更方便地滑动外筒。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可选改进,在外筒上端增设一外挂压盖,此时在上述方案内、外筒包裹住收合后的伞体后,将压盖盖在外筒顶端,可彻底解决伞体滴水问题。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另一可选改进,内筒筒体与底采用螺纹连接,内筒筒体可与底拆分开以方便清理。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又一可选改进,在内筒上端增设一橡胶条,以避免外筒内侧有水流出。
本实用新型仅对原伞体手柄稍作调整即解决了雨伞使用后滴水问题,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如对内、外筒适当进行装饰后,雨伞也可成为不错的装饰品。
二、市场竞争力分析
目前市场上无同类产品,本专利产品与原有折伞相比,生产成本未增加,与此同时有效解决了传统折伞用后滴水的问题,携带收藏也更为方便,因此与现有的折伞相比,在同等售价下本产品具有很强的竞争力。目前针对雨伞滴水也有一些专利,本产品与其他专利相比具有以下特点:1、结构简单,使用方便;2、采用双筒设计,未更改原有雨伞基本结构,容易生产且基本本不增加成本;3、产品装饰性较好,使用过程不易损坏。
三、前景分析
本产品市场前景从以下几方面分析:
1、目前市场上产品众多,能抓住消费者的注意力才能抓住市场即所谓“眼球经济”,本产品与传统产品相比造型新颖,容易吸引人注意,进而激起购买欲。
2、在经济条件逐渐上升的今天,消费者购买商品时除了要满足基本功能外,越来越关注商品的品质,与传统产品相比,本产品主要的优势就在于在不增加成本的同时提升了产品的品质,谁不想用同样的钱能买到更实用且有个性的产品。因此如本产品推向市场,一定会受到市场关注。
3、本产品生产工艺无特殊要求,结构简单。
综上情况,本产品具有较好的前景。
四、图片说明
图1所示为使用者将使用后的伞体1装入内筒3后的情形,图2所示为外筒2滑动至包裹整个伞体1时的情形。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防滴水折叠雨伞由伞体及伞柄组成,伞体1与现有折叠雨伞相同,伞柄包含有外筒2和内筒3。图3为本实用新型伞柄结构剖视图,如图所示,内筒3为上端开口下端有底的圆筒,伞体1的伞杆固定于内筒3的底部。外筒2为两端均开口的圆筒,套接在内筒3外侧,图3中外筒2与内筒3采用螺纹连接7相连接,外筒2可沿内筒3外侧向上滑动直至包裹住整个伞体1。
为了让使用者更方便地滑动外筒2,在外筒2顶端增设凸环5。
为更彻底地隔绝淋湿的伞体1与外界的接触,在外筒2上端增设一外挂压盖4,压盖4与外筒2顶端采用过盈配合。如图2所示,当外筒2向上滑动至包裹住整个伞体1时,可将压盖4盖于外筒2顶端。
因内筒3有底,为避免使用后内筒3内有余水难以清理,如图3所示内筒3筒体与底采用螺纹连接8相连接,清理时可将内筒筒体与底拆分开。
为避免使用中外筒内侧有水流出,如图3所示,在内筒外侧增设一橡胶条6,以起到密封作用。
图3所示外筒2上端与内筒3采用螺纹连接,本实用新型防滴水折叠雨伞伞柄内、外筒的连接部位及连接方式不局限于图3所示形式,如连接部位也可在中部或下端,连接方式也可采用卡合如过盈配合、卡钩配合、凸粒配合等。
Copyright © 2019 青海技术市场 青ICP备1800111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