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人: 章小卫
所在地:江苏 扬州市
不对称多取代卟啉金(III)类抗癌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成果简介 :
在抗肿瘤化疗药物中,一些贵金属配位化合物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例如顺铂。但与大多数化疗药物一样,顺铂的靶向选择性较差,在抑制癌细胞的同时也伤害机体的正常细胞,表现出较大的毒性。支志明等研究发现氯化四苯基卟啉金(Ⅲ)-[AuⅢ(TPP)]Cl 不仅结构简单,而且在生理条件下非常稳定,对多种人体癌细胞系(如口腔癌细胞 KB-3-1, 宮颈癌细胞 HeLa,白血病 HL-60, 鼻咽癌细胞 SUNE1, 肝癌细胞 HepG2等)具有比顺铂还强的抗癌活性,很有可能成为抗癌候选药物[Che, C.M.; Sun, R.W.Y.; Yu, W.Y. et al. Chem. Commun. 2003,1718-1719]。然而,有研究显示[AuⅢ(TPP)]Cl对癌细胞的靶向选择性也较差,因而其实验研究与临床应用之间还存在较大的距离。因此,进行化学修饰,使这类金属配位化合物具有理想的抗癌活性及较低的毒副作用,则成为药物合成领域攻克的技术难点。
结构分析表明 [AuⅢ(TPP)]Cl与顺铂相似,也为分子对称的金属配位化合物,基于药物分子的对称性可影响其生物活性及毒性,因此,合成具有不对称结构的氯化四苯基卟啉金(Ⅲ)衍生物,并进行抗癌活性和靶向性研究,对于寻找高效低毒的抗肿瘤新药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不对称多取代卟啉金(III)类抗癌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主要技术(性能)指标 :
本发明在乙酸溶液中、乙酸钠催化剂作用下,由合适的不对称多取代卟啉和氯金酸钾反应,然后与氯化锂进行离子交换得到氯化不对称多取代卟啉金。本发明以四苯基卟啉金(III)为先导化合物,在卟啉环上引入不同较强极性基团改善分子的对称性,且通过较强极性基团的引入促进这类化合物在水中溶解能力,并强化多取代氯化四苯基卟啉金化合物对癌细胞的靶向作用。在引入的基团中主要选用强电负性的卤素、烷氧基及羟基等,通过强静电引力及氢键的作用而增加化合物分子在水中的溶解性,同时增强化合物分子对癌细胞的亲和力进而选择性进攻癌细胞。本发明合成的化合物体外对SGC-7901和SMMC-7721肿瘤细胞都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优于阳性对照药顺铂,其中氯化 5-(4-甲氧羰基苯基)-10,15,20-三(4-甲氧基苯基)卟啉金和氯化5-(4-甲氧基苯基)-10,15,20-三(4-甲基苯基)卟啉金(4a)的最高抑制率皆高于先导化合物G0,4a的IC50又均小于G0,故4a的抗肿瘤活性最强,且对正常细胞的抑制作用最小,显示了较强的靶向选择性。本发明科学合理,制备的不对称多取代卟啉金(Ⅲ)类化合物抗癌活性好,毒副作用小,靶向选择性强,制备工艺简便可行,适合工业化大生产。
市场前景:
本发明科学合理,制备的不对称多取代卟啉金(Ⅲ)类化合物抗癌活性好,毒副作用小,靶向选择性强,制备工艺简便可行,适合工业化大生产。
应用范围:属于抗癌药物制备技术领域。
合作方式:技术转让、技术服务、技术入股。
Copyright © 2019 青海技术市场 青ICP备1800111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