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人: 张长林
所在地:四川 遂宁市
雷电接收系统
雷电接收系统(zl 201210032962.6)于16年12月14日由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了发明专利权。本发明关键应用“两分制”“多级分流法”弱化了雷电电流、电压,解决了雷电的安全、高效接收利用问题。这标志着雷电接收利用技术被攻克,填补了一项新能源技术空白,为人类开启了又一座浩大无尽,清洁再生能源宝库,有着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众所周知,雷电是自然界中一种瞬时释放几万至几十万千伏电压,数万安培电流,且达数十万乃至百万千瓦时电量的特大放电现象,人们在惊惧雷电巨大威胁和欣喜雷电巨大能量却白白消失的同时显得多么的无可奈何!因目前没有任何办法和设备能够收复如此巨大的电能,做到化害为益,实为憾事。
如今,本发明首创了雷电“两分制”“多级分流法”,以此大大弱化了强大的雷电电压、电流,确保了雷电的安全接收性能;并采用了强波发射器——等离子光束发射器类进行主动引雷,实现多次接收雷电,大大提高了雷电的接收效率。成功解决了雷电的安全接收、高效利用问题。
本发明的突出特点:1,技术设计,理念先进,“两分制”“多级分流法”安全高效,性能稳定可靠。接收雷电安全是关键,高效是目标。2,结构简单,极易生产并短期快速投入营运。除需制作简单规范的分流器外,其它元件基本为现有电器设备,配置即可。3,前景意义重大,雷电的开发实施目前为世界空白,雷电在自然界中极其丰富庞大,开发“雷电接收系统”在解决未来能源(电力)问题中将发挥不可估量的作用,具有划时代意义。4,经济效益高,雷电是可再生性清洁能源,实施之符合国家及世界能源的发展战略,只需装备上一次投入(少有维护),即可生产经营,获取巨大电能造福人类。
可行性简析
一,技术结构: 雷电监控系统,雷电接收天线,多级分流系统,雷电储换系统。
二,生产成本: 纵观技术结构,其中雷电储换系统(变电器、大电容、储电箱、或H20分解装置)成本约占70%~80%。另三个系统约占20%~30%。以一座中型(几十万千瓦时/次)雷电接收系统(站)为例。雷电储换系统约1000台套,若每台套成本2~3万元,就需2~3千万元,多级分流系统等三方面(多为现成设备,并易生产)约400万元,总成本约2400万~3400万元/座。
三,生产效益: 据上例,多级分流系统等(因为核心技术)方面可增值100%~200%,雷电储换系统增值约20%,总利润可达1000万元以上。如年产50~100座,年效益可达5~10亿元以上。
四,应用效益: 以投资一座中型雷电接收系统(站)为例,如该系统每次可接收60万千瓦时,且年均100次(有时一天可接收数次不等),可获电力约6000万千瓦时,按国标计费0.45元/千瓦时售出,可获利2700万元。如将电力即时以水分解成H2、O2,价值倍增,两三年可收回投资。
五,接产对象: 生产变电器、储电器类企业占绝对优势。
六,应用区域: 中国则以南方诸省雷电富集区,国际应用更广。
发明人诚请各界有识之士、企业、投资商进行多种方式的合作开发“雷电接收系统”。
专利权人(发明人): 张长林
Copyright © 2019 青海技术市场 青ICP备1800111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