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为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请使用火狐、谷歌、360浏览器极速模式或IE8及以上版本的浏览器
帮助中心 | 关于我们
欢迎来到青海技术市场,请 登录 | 注册
尊敬的 , 欢迎光临!  [会员中心]  [退出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通知公告 >  青海省科学技术成果公报(2016年度) 第四期

青海省科学技术成果公报(2016年度) 第四期

发布日期:2016-11-04       发布单位:青海省科技厅       浏览量:324

  青海省科学技术成果公报

  (2016年度)



  第四期

  青海省科技成果管理办公室 2016年11月1日

  珍宝类藏药中重金属价态与其被机体吸收关系的研究

  批准登记号:9632016J0427 推荐单位:青海省药品检验检测院

  课题来源:地方计划 评价单位:青海省科学技术厅

  研究起止时间:2013.04至2015.12 评价日期:2016.05.05

  完成单位:青海省药品检验检测院

  合作单位: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中药民族药检定所

  通讯地址:西宁市城北区经二路19号

  联系人:刘亚蓉

  联系人电话:13519781969 邮政编码:810016

  主要研究人员:刘海青、金红宇、刘亚蓉、马双成、刘学良、张炜、左甜甜、袁璐、张耀元、肖瑞娜、骆桂法、张敏娟、王慧春、海平、郑永彪

  项目采用滴定法、原子荧光光度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高效液相-原子荧光联用技术、高效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联用技术,建立了佐太、朱砂及其珍宝类藏药成方制剂和大鼠血液、脑、肝、肾中的总汞、总砷、无机汞、无机砷和不同价态汞、砷的测定方法。研究结果发现:可溶性汞、可溶性砷远低于总汞、总砷的量。据此判断,珍宝类藏成药在口服给药时,汞、砷元素并非全部被人体吸收,大部分随粪便排出体外。可溶性汞主要为毒性小的无机汞;可溶性砷主要存在的形态为毒性较强的无机砷。动物试验研究发现:与空白组相比,7d、15d给药组肝脏和肾脏中汞显著增多,肾脏大于肝脏;血清中汞大于空白组,脑组织和血细胞小于空白组,成药组15d砷和汞低于空白组。含佐太的珍宝类藏药中人工胃液与大鼠体内不同部位可溶性砷及不同形态的分析测定方法具有创新性。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青海枸杞多糖对黑色素瘤A375细胞株生物学行为影响研究

  批准登记号:9632016J0428 推荐单位:青海大学附属医院

  课题来源:地方计划 评价单位:青海省科学技术厅

  研究起止时间:2013.05至2015.12 评价日期:2016.04.21

  完成单位:青海大学附属医院

  通讯地址:青海省西宁市城西区同仁路29号青海大学附属医院

  联系人:马文宇

  联系人电话:13997291656 邮政编码:810001

  主要研究人员:马文宇、王刚、郭砚、冶娟、朱世文、王永、哈筱梅、李生存、吴邓婷、王丽雯、陈晓昱

  该课题立足青海实际,采用细胞培养工作模型,观察不同浓度青海产枸杞多糖干预后A375细胞增殖抑制率、细胞形态变化,检测其凋亡指数、黏附抑制率和侵袭抑制率的改变等实验观察其对黑素瘤A375细胞侵袭转移的作用,探讨青海产枸杞多糖抑制黑素瘤侵袭转移的机制,从肿瘤治疗和传统中药治疗相结合的角度探讨枸杞多糖抑制黑素瘤侵袭转移的机理,为枸杞多糖抗肿瘤作用的研究探讨理论和实验基础,为临床上开展针对肿瘤靶向治疗提供有价值的基础条件,拓展恶性黑素瘤治疗的药物领域有着积极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枸杞多糖具有抑制人黑素瘤的生长、诱导其凋亡的作用,并且能使恶性黑素瘤A375细胞的粘附、迁移与侵袭能力受到抑制,从而降低恶黑发生转移的可能性。研究内容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充分利用了青藏高原特有的自然资源,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及科研价值。成果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农用残膜回收综合利用技术研究

  批准登记号:9632016Y0429 推荐单位:西宁市科技局

  课题来源:其他 评价单位:西宁市科技局

  研究起止时间:2015.03至2015.09 评价日期:2016.05.27

  完成单位:青海荣浩新型木塑制品有限公司

  通讯地址:湟源县城关镇二中路31号

  联系人:孙慧恩

  联系人电话:18997110910 邮政编码:812100

  主要研究人员:孙斌荣、孙延恩、王亚艺、蔡晓剑、刘选德、吴文祥、贺诚、邓万香

  项目引进了高效塑料残膜破碎,高频电磁加垫烘干,全自动脱水清洗设备,并进行了工艺参数优化。生产的木塑产品井盖符合GB-T23858-2000标准的技术指标。通过项目实施年回收残膜8000吨,形成了加工系列产品1100吨生产能力。社会效益显著,对保护农田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起到积极作用。成果达到省内领先水平。

  低分子肝素钙在多次着床失败患者中的应用

  批准登记号:9632016Y0430 推荐单位:青海省人民医院

  课题来源:自选课题 评价单位:青海省科技厅

  研究起止时间:2014.01至2016.07 评价日期:2016.07.26

  完成单位:青海省人民医院

  通讯地址:青海省西宁市共和路2号

  联系人:熊正方

  联系人电话:15003669400 邮政编码:810007

  主要研究人员:熊正方、王莉云、曾湘晖、李冰、纪冰、王文娟、王铁梅、马学工、23、李斌业、马荣花、沈源春、韩国华、吕婧春、张永田

  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embryo transfer,IVF-ET)的临床实践中,着床失败是一个很常见的现象,目前着床率波动于20%~30%。而反复着床失败是指移植3次以上或10个以上优质胚胎均未能获临床妊娠者。胚胎着床失败成为提高试管婴儿成功率的限速步骤,而反复多次着床失败给患者及家属带来更大的精神困扰及经济负担.国外有研究表明多次着床失败与血栓前状态相关,改善血栓前状态可能有助于改善临床结局,而国内尚未见相关报道。本研究选取在我中心行IVF-ET助孕,既往移植胚胎≥3次均未妊娠且要求再次助孕患者,根据用药知情同意原则再次助孕移植日起给予低分子肝素钙,观察两组临床结局。研究发现低分子肝素钙能提高多次种植失败患者再次助孕移植后的临床妊娠率,改善临床结局,尤其是高龄、高凝状态的不孕患者。从理论上丰富了胚胎着床的机制,为临床上处理反复着床失败提供了理论依据,有利于提高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成功率。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双低菜籽脱皮冷榨制油新技术及产品开发

  批准登记号:9632016Y0431 推荐单位:西宁市科技局

  课题来源:其他 评价单位:西宁市科技局

  研究起止时间:2015.05至2016.05 评价日期:2016.05.30

  完成单位:青海大宋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通讯地址: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县多巴镇黑嘴村

  联系人:宋永刚

  联系人电话:18597012198 邮政编码:811601

  主要研究人员:宋永刚、缪兵、王树林、秦艳婷、刘荟萃、李玉成、巩文、李玉刚、吴章全、范美丹、张生怡、张文海

  该项目通过选用青藏高原地区无污染的双低非转基因油菜籽,通过科学的贮存方法,二次脱皮技术、低温冷榨技术、双低菜籽脱皮冷榨制油工艺(专利工艺)进行处理。从而避免了该冷榨油毛油在精炼过程中与碱液,脱色白土,磷酸等的直接接触可能带来的污染和精炼时的高温对油脂可能造成的稳定性破坏,最大限度地保存了菜油的固有香味及各种其他脂溶性营养成分如维生素E、植物甾醇、功能性色素。为消费者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无任何化学试剂残留、高营养价值的绿色有机无污染的新油脂品种。成果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民用机场雷电防护工程设计技术规范

  批准登记号:9632016B0432 推荐单位:青海省气象局

  课题来源:其他 评价单位:青海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研究起止时间:2015.04 至2015.12 评价日期:2016.01.18

  完成单位:青海省雷电灾害防御中心

  合作单位:青海省机场建设指挥部、青海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通讯地址:青海省西宁市五四大街19号

  联系人:马海玲

  联系人电话:13897478584 邮政编码:810001

  主要研究人员:贺敬安、马海玲、赵珠、卢海、魏成存、雷琪、唐黎刚、王玉娟、池永杰、龚梅竹、黎峰、袁延得、蔡忠周

  该规范是2015年经青海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立项,由青海省雷电灾害防御中心牵头编制的地方推荐性标准。编制单位是在充分调研、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结合高原民用机场的建设特点、气候特征、地理环境、地质结构及雷电防护工程设计要求编制起草的。该规范规定了民用机场雷电防护工程设计原则,规定了不同区域直击雷防护设计、闪电感应防护设计、静电防护设计、等电位连接与接地设计以及电涌保护器的选择等设计要求。该规范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为民用机场建设中的雷电防护工程设计提供了技术保障。

  柴达木盆地青稞滴灌栽培技术规范

  批准登记号:9632016B0433 推荐单位:青海大学

  课题来源:地方计划 评价单位:青海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研究起止时间:2012.03至2015.09 评价日期:2015.11.04

  完成单位:青海省农林科学院

  通讯地址:青海省西宁市宁大路253号

  联系人:张洋

  联系人电话:09715313869 邮政编码:810016

  主要研究人员:张洋、张荣、胥婷婷

  柴达木盆地青稞滴灌栽培技术规范,该规范规定了青稞滴灌条件下的栽培技术与水肥管理等内容。规范的制定可以使青稞单产提高14%以上,以市场价2.8元/kg的价格计算,每公顷增收2436元。通过推广合理的轮作及种植方式,为土地流转、成立合作社、大面积种植青稞提供平台,形成公司+农户+基地的模式,使青稞生产形成规模化、轻简化和产业化。可以为标准化基地的建设、新技术和农业机械化的推广、科技成果的转化利用以及当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提供技术保障。

  柴达木盆地春油菜滴灌栽培技术规范

  批准登记号:9632016B0434 推荐单位:青海大学

  课题来源:地方计划 评价单位:青海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研究起止时间:2012.03 至2015.09 评价日期:2015.11.04

  完成单位:青海省农林科学院

  通讯地址:青海省西宁市城北区宁大路253号

  联系人:张洋

  联系人电话:09715313869 邮政编码:810016

  主要研究人员:张洋、张荣、胥婷婷

  柴达木盆地春油菜滴灌栽培技术规范,该规范规定了春油菜滴灌条件下的栽培技术与水肥管理等内容。规范的制定可以使春油菜单产提高15%以上,以市场价5元/kg的价格计算,每公顷增收2250元。实践证明,这项技术的推广可以有效带动春油菜产业的发展,全面提升柴达木盆地春油菜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通过推广合理的轮作及种植方式,为土地流转、成立合作社、大面积种植春油菜提供平台,形成公司+农户+基地的模式,使春油菜生产形成规模化、轻简化和产业化。可以为标准化基地的建设、新技术和农业机械化的推广、科技成果的转化利用以及当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提供技术保障。

  柴达木盆地马铃薯滴灌栽培技术规范

  批准登记号:9632016B0435 推荐单位:青海大学

  课题来源:地方计划 评价单位:青海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研究起止时间:2012.03至2015.09 评价日期:2015.11.04

  完成单位:青海省农林科学院

  通讯地址:青海省西宁市宁大路253号

  联系人:张洋

  联系人电话:09715313869 邮政编码:810016

  主要研究人员:张洋、张荣、胥婷婷

  柴达木盆地马铃薯滴灌栽培技术规范,该规范规定了马铃薯滴灌条件下的栽培技术与水肥管理等内容。规范的制定可以使马铃薯单产提高20%以上,以市场价1元/kg的价格计算,每公顷增收12000元。实践证明,这项技术的推广可以有效带动马铃薯产业的发展,全面提升柴达木盆地马铃薯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通过推广合理的轮作及种植方式,为土地流转、成立合作社、大面积种植马铃薯提供平台,形成公司+农户+基地的模式,使马铃薯生产形成规模化、轻简化和产业化。可以为标准化基地的建设、新技术和农业机械化的推广、科技成果的转化利用以及当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提供技术保障。

  青海省鼠疫防治地理信息系统的构建及其应用

  批准登记号:9632016Y0436 推荐单位:青海省地方病预防控制所

  课题来源:自选课题 评价单位:青海省科学技术厅

  研究起止时间:2008.01至2015.12 评价日期:2016.08.04

  完成单位:青海省地方病预防控制所

  通讯地址:青海省西宁市城中区总寨镇青海省地方病预防控制所

  联系人:唐新元

  联系人电话:18997241178 邮政编码:811602

  主要研究人员:唐新元、王梅、王祖郧、祁芝珍、郑 谊、陈洪舰、杨建国、冯建萍、魏荣杰

  建立了青海省鼠疫防治地理信息系统(QH-PPGIS)及GPS工作站,系统软件对录入的数据具有分析及处理功能。采用元数据定制的方式,建成系统各相关数据库,达到数据的采集、管理、操作、分析、模拟、显示和迅速提供各类鼠疫信息的目的。率先将GIS和GPS技术集成应用于鼠疫防治工作中,提供了新的流行病学方法和技术。该技术既能为实际工作提供所需数据,又能为疾病的预测预警积累资料。成果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全球气候变化扰动对江河源头环境界面污染物交换的影响

  批准登记号:9632016J0437 推荐单位:青海师范大学

  课题来源:地方计划 评价单位:青海省科技厅

  研究起止时间:2011.07至2014.12 评价日期:2015.05.14

  完成单位:青海师范大学

  合作单位:华东理工大学国家环境保护化工过程环境风险评价与控制重点实验室

  通讯地址:青海省西宁市城西区五四西路38号

  联系人:王春梅

  联系人电话:0971-6306206 邮政编码:810008

  主要研究人员:高小红、修光利、王文颖、詹天珍、赵霞、蔡婧、解家安、杜军华、吴成永、张威、冯玲、杨扬、李金山、田成明、贾伟、李波、何林华、杨灵玉、张艳娇、徐薇

  该项目开展了三江源地区土壤和水体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多溴联苯醚和汞的本地调查;探索和研究了土壤汞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与pH值、有机碳的相关关系;利用高光谱遥感技术估算了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碳、碳氮比、常规元素及其重金属元素含量;利用多光谱遥感影像估算了三江源区全氮含量的空间分布特征;分析了三江源区土壤重金属的累积特征并对其潜在生态风险进行了评价。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青海牧区轮牧的精细规划与管理模式

  批准登记号:9632016Y0438 推荐单位:青海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课题来源:地方计划 评价单位:青海省科学技术厅

  研究起止时间:2012.06至2015.07 评价日期:2016.07.06

  完成单位:青海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通讯地址:西宁市五四大街19号

  联系人:李林

  联系人电话:0971-6151384 邮政编码:810001

  主要研究人员:李凤霞、徐维新、肖建设、李晓东、丁国胜、马宗泰、陈国茜、才 旦

  项目基于海晏县草场与地理特点,以自然地理和草地特征为依据,完成海晏全县1:50000草地利用载畜图;完成海晏县梯级轮牧三级区划,并建立了以牧草长势为依据的轮牧起始时间与路径;在海北牧业气象试验站建成400亩轮牧试验场1个,核心试验场100亩;建立海晏县梯级轮牧管理模式及业务服务平台;发表核心期刊论文4篇。为现代畜牧业新型轮牧方式的应用推广奠定技术与方法基础,具有良好的引导和示范作用。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400kV青藏直流线路冻土基础稳定性监测研究

  批准登记号:9632016Y0439 推荐单位: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课题来源:自选课题 评价单位:青海省科学技术厅

  研究起止时间:2012.04至2015.04 评价日期:2015.11.03

  完成单位: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通讯地址:青海省西宁市城西区五四西路8号

  联系人:杨艳榕

  联系人电话:0971-6074083 邮政编码:810008

  主要研究人员:张仲秋、俞祁浩、谢艳丽、马丽山、赵分县、温 智、周宏宇、李国玉、王俊峰、杨小库、张海宁、杨明彬、郭 磊、廖 鹏、包正红

  本项目对±400kV青藏直流输电线路塔基基础开展稳定性监测、回填土回冻过程检测、基础地温监测三个方面研究工作。通过研究,全面掌握了输电线路回填土的冻融特性;有效掌握塔基应力变化机理、过程和主控因素;揭示了输电线路塔基稳定性主要影响因素。项目成果已在青藏直流输电线路安全运维中得到应用,取得良好效果。经专家鉴定:项目在输电线路冻土基础地温监测、回填土回冻过程检测研究等方面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心理护理等相关因素对高海拔地区FET妊娠率影响状况研究

  批准登记号:9632016Y0440 推荐单位:青海省人民医院

  课题来源:其他 评价单位:青海省科技厅

  研究起止时间:2015.06至2016.06 评价日期:2016.07.27

  完成单位:青海省人民医院

  通讯地址:青海省西宁市城东区共和路2号

  联系人:韩培

  联系人电话:0971-8066223 邮政编码:810007

  主要研究人员:沈源春、王莉云、马学工、王铁梅、韩国花、白桂兰、熊正芳、曾湘晖、王文娟、李斌业、纪冰、吕金春、张永田、马荣花、韩海霞

  课题研究结果显示:1、高海拔地区FET患者焦虑、抑郁发生率高,并影响临床妊娠率;焦虑、抑郁患者临床妊娠率低于无症状者。2、全流程开展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高海拔地区FET患者临床妊娠率。3、年龄、不孕年限影响高海拔地区FET患者临床妊娠率,年龄越大(﹥35岁)、不孕年限越长(﹥7年)临床妊娠率越低。4、选用优质、完整的冻融移植胚胎,科学、合理的胚胎移植数量,可有效提高高海拔地区FET患者临床妊娠率。成果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泡球蚴囊液对大鼠肝星状细胞MAPK信号通路影响的分子机制研究

  批准登记号:9632016J0441 推荐单位:青海大学附属医院

  课题来源:地方计划 评价单位:青海省科学技术厅

  研究起止时间:2012.10至2015.03 评价日期:2016.06.28

  完成单位:青海大学附属医院

  通讯地址:青海省西宁市城西区同仁路29号

  联系人:马艳艳

  联系人电话:17797118135 邮政编码:810001

  主要研究人员:樊海宁、任宾、王海久、李衍飞、周瀛、任利、阳丹才让、侯立朝、王聪、毋德芳、马洁、庞明泉、李有义、赵乾、王展、于文昊、王志鑫、张灵强、周虎

  本项目利用泡球蚴囊液与肝星状细胞共培养,采用体外多房棘球绦虫原头蚴培养技术和相关分子生物学手段,研究了不同感染时期大鼠肝星状细胞的MAPK通路中各信号分子及下游因子表达和活化的差异与大鼠肝星状细胞激活改变的关系。研究发现.泡球蚴囊液浓度(0μg/ml-850μg/ml)可以刺激HSC-T6细胞增殖活性,并呈剂量依赖性,浓度超过850μg/ml时对HSC-T6细胞增殖活性抑制作用显著,并且不同浓度泡球蚴囊液对HSC-T6细胞周期也有影响。通过检测MAPK信号通路5个相关基因及I、III、IV型胶原蛋白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发现浓度为6.8mg/ml的泡球蚴囊液干预结果较为明显。通过测定培养上清液中的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变化,发现泡球蚴囊液对刺激HSC-T6细胞分泌TGF-β1无影响,对IL-6、TNF-α有显著作用。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高原地区多模式镇痛机制研究

  批准登记号:9632016Y0442 推荐单位:青海省人民医院

  课题来源:地方计划 评价单位:青海省科技厅

  研究起止时间:2012.11 至2015.08 评价日期:2015.09.09

  完成单位:青海省人民医院

  通讯地址:青海省西宁市城东区青海省人民医院科教处

  联系人:韩培

  联系人电话:09718066304 邮政编码:810007

  主要研究人员:俞文军、李祥、李富贵、彭春潮、王鑫、郑名辉、孙智娜、余海燕、张雯、陈洁、张智卿

  高原地区患者应用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复合硬膜外罗哌卡因加舒芬太尼PCA的多模式镇痛方法由于具备抗炎镇痛、运动镇痛、靶向镇痛的优点,可产生良好的超前镇痛效果,减少手术患者术后安全性,降低神经系统敏感性,提高术后镇痛质量,减少了阿片类药物的用量,同时可减少手术围术期应激性激素的释放,有利于术后恢复。成果达到省内领先水平。

  剖宫产手术期间微循环、血流动力变化研究

  批准登记号:9632016Y0443 推荐单位:青海省人民医院

  课题来源:地方计划 评价单位:青海省科技厅

  研究起止时间:2012.11 至2015.08 评价日期:2015.09.09

  完成单位:青海省人民医院

  通讯地址:青海省西宁市城东区共和路2号青海省人民医院科教处

  联系人:韩培

  联系人电话:09718066304 邮政编码:810007

  主要研究人员:李祥、光文辉、殷亨明、索才让杰、李晓婧、马四清、郑明辉、郭红、陈娟、刘德生、白延仓

  应用国内外先进的无创心输出量的监测和国内外先进的经皮氧分压监测技术对围术期剖宫产的患者循环改变进行多方面监测,进一步了解血流动力学改变和微循环在不同期的特性。通过计算机软件分析可以得出这些指标的量化分析,结合血液动力学、氧代谢组织灌注等指标,对剖宫产患者的循环系统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进行评价,通过本研究可以初步明确高海拔地区围术期产妇心输出量变化的曲线和变化特点,提出治疗方案。成果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青海地区藏族乳腺癌中凋亡相关基因Caspase3、 Bcl-2、Bax的表达与细胞凋亡的关系

  批准登记号:9632016J0444 推荐单位:青海大学附属医院

  课题来源:地方计划 评价单位:青海省科学技术厅

  研究起止时间:2012.10 至2015.12 评价日期:2016.07.27

  完成单位:青海大学附属医院

  通讯地址:青海省西宁市城西区同仁路29号

  联系人:杨爱荣

  联系人电话:0971-6162736 邮政编码:810001

  主要研究人员:祁玉娟、本巴吉、王小华、韩静绮、沈存芳、柯浩珍、杨娟、王亚平、宋晓燕、甄 真、张文彦、白丽艳、刘五甲

  本课题选取世居青海的藏族、汉族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和乳腺纤维瘤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化及凋亡指数分析,结果显示Bcl-2、 Bax、Caspase3蛋白在乳腺纤维瘤组织表达明显高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其表达与民族无差异。乳腺浸润性导管癌Bcl-2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ER及PR相关;Caspase3的表达与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ER相关。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凋亡指数(AI)阳性率明显低于乳腺纤维瘤,凋亡指数与民族无关,藏族乳腺癌凋亡指数的表达与肿瘤直径、TNM分期、PR相关。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细胞凋亡指数与Bcl-2表达相关,与Bax、Caspase3的表达无关,而藏族乳腺癌中凋亡指数与Bcl-2、Bax、Caspase3表达无关,Bcl-2与Bax、Caspase3的表达相关。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青海省妇幼健康服务机构学科体系现状及规范化建设初探

  批准登记号:9632016R0445 推荐单位:青海省妇幼保健院

  课题来源:自选课题 评价单位:青海省科技厅

  研究起止时间:2016.01 至2016.06 评价日期:2016.06.22

  完成单位:青海省妇幼保健院

  通讯地址:青海省西宁市八一中路55号

  联系人:徐海龙

  联系人电话:0971-8809572 邮政编码:810007

  主要研究人员:李庆业、王廷军、王守磊、王惠珍、徐海龙、董玉花、陈建华、张莲勋、孙颖、张官邦、于忠锋、王蕊

  课题采用现况问卷调查的方法对青海省六州两市(海西州、海北州、海南州、黄南州、果洛州、玉树州、海东市、西宁市)的8个州市级妇幼保健机构、43个县区级妇幼保健机构,以及3个行政委员会区域及省级妇幼保健院,共55家机构进行学科体系建设的现状调查,分析各级妇幼健康服务机构学科体系建设现状,探讨青海省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各级妇幼健康服务机构学科体系的规划,引导青海省各级妇幼保健机构尽快完成学科体系建设,标准化建设并规范化管理,实现各级机构的功能定位。结果显示:青海省55个行政规划区域的妇幼健康服务机构的学科体系建设现状均不容乐观,与国家卫计委的部门设置指南相去甚远。由此,探讨青海省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各级妇幼健康服务机构学科体系的规划迫在眉睫,引导青海省各级妇幼保健机构尽快完成学科体系建设,标准化建设并规范化管理,实现各级机构的功能定位势在必行。

  青海省持续消除碘缺乏危害措施研究

  批准登记号:9632016Y0446 推荐单位:青海省地方病预防控制所

  课题来源:自选课题 评价单位:青海省科学技术厅

  研究起止时间:2011.01 至2015.12 评价日期:2016.08.17

  完成单位:青海省地方病预防控制所

  通讯地址:青海省西宁市城中区总寨镇

  联系人:李亚楠

  联系人电话:13997209716 邮政编码:811602

  主要研究人员:孟献亚、何多龙、李勇、蔡生花、胡兰盛、余慧珍、杨佩珍、李增月、甘培春、张秀丽、李亚楠、陈勋、曹慧萍

  根据青海省碘缺乏病流行状况、防治工作中存在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以及不同民族的生活习惯,于2011年设立青海省持续消除碘缺乏危害措施研究课题,旨在通过开展青海省碘缺乏病防治障碍分析、碘缺乏病知识传播方式及途径研究、碘缺乏病防治能力评价、适宜食盐含碘标准的选择、免费发放碘盐和措施实施效果评价等相关研究,完善、制定针对性控制措施,为实现消除碘缺乏病目标、持续消除碘缺乏危害提供技术支撑。通过课题的实施,进一步完善了青海省持续消除碘缺乏危害工作机制,为青海省碘缺乏病防治工作提供了组织保障和财政支持,建立了省、州、县三位一体的碘缺乏病监测体系,保证了碘缺乏病防治工作的有序开展。同时针对青海省碘缺乏病防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并实施针对性防治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为修订《全国碘缺乏病监测方案》(2016年修订)提供了科学依据;为制定《青海省实现消除碘缺乏病目标行动方案(2016-2020)》提供了重要依据。为青海省碘缺乏病防治能力建设提供了详实的基础数据和评价材料,提出了能力建设需求和建议。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青海省囊谦县碘缺乏病流行特征研究

  批准登记号:9632016J0447 推荐单位:青海省地方病预防控制所

  课题来源:自选课题 评价单位:青海省科学技术厅

  研究起止时间:2012.01至2015.12 评价日期:2016.08.17

  完成单位:青海省地方病预防控制所

  通讯地址:青海省西宁市城中区总寨镇

  联系人:李亚楠

  联系人电话:13997209716 邮政编码:811602

  主要研究人员:孟献亚、何多龙、甘培春、张秀丽、余慧珍、胡兰盛、杨佩珍、蔡生花、陈勋、李亚楠、李勇、赵志军、喇翠玲、周昕、李增月

  通过对囊谦县碘缺乏病流行病学调查研究,进一步证实了囊谦县碘盐覆盖率低、人群尿碘水平低、甲状腺肿大率亦低的"三低现象"的客观存在。碘缺乏没有造成该地区甲状腺肿的流行和地方性克汀病例的发生,也没有影响到儿童体格发育,但可能影响儿童智力,囊谦县藏族成人可通过新鲜牛肉、风干牛肉、牛奶等食物摄入的碘,基本满足人体对碘的基础需要量,同时摄入了丰富的蛋白质和氨基酸,提高了甲状腺激素的合成效率。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牦牛排酸冷鲜肉精深加工关键技术中试与示范

  批准登记号:9632016Y0448 推荐单位:青海百德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课题来源:地方计划 评价单位:青海省科技厅

  研究起止时间:2014.01至2015.12 评价日期:2016.08.02

  完成单位:青海百德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合作单位:甘肃省农业大学、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通讯地址:青海省西宁市城东区南山东路6号

  联系人:李延军

  联系人电话:13997229940 邮政编码:810007

  主要研究人员:余群力、沈 慧、马君义、马君财、武盛、唐秀春、陈 骋、李升升

  本项目以青海牦牛排酸冷鲜肉嫩化、贮藏保鲜和规模化精深加工等成套技术为研究对象,针对国内牦牛肉加工现状,特别是今后人们对安全卫生、营养美味、鲜嫩多汁的绿色食品牦牛肉的需求和加工技术的发展趋势,结合原材料的特性,应用电刺激嫩化+冷却排酸、臭氧和乳酸食品保鲜剂胴体减菌、纳米TiO2和SiO2复合膜保鲜包装技术作用等先进的理论和技术,进行研究和转化应用。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脆弱生态系统分类恢复及可持续管理技术集成与示范

  批准登记号:9632016Y0449 推荐单位:青海大学

  课题来源:地方计划 评价单位:青海省科学技术厅

  研究起止时间:2013.12 至2016.05 评价日期:2016.08.24

  完成单位: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

  合作单位: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兰州大学

  通讯地址:青海省西宁市生物园区纬二路1号

  联系人:王前

  联系人电话:09715318396 邮政编码:810016

  主要研究人员:董全民、施建军、徐世晓、尚占环、赵亮、杨晓霞、李世雄、王彦龙、丁路明、索南加、贺有龙、汪海波、盛丽、郑伟、侯宪宽、宋磊、陈乐乐、葛世栋、徐田伟、杨婷婷、张哲乾、俞旸

  该项目集成了轻中度、重度不同类型和等级高寒退化草地分类治理模式,凝练出低成本人工草地复壮的分类管理、经营模式,老龄人工草地"暂稳态"外源型调控措施及模式。建立了割草、不同季节性放牧利用、混合利用三种不同利用模式下人工草地分类经营优化模式。

  综合草地、土壤、气候、家畜等因素,基于天然草地和人工草地利用和分类经营数据库,建立了联户经营牧场的精准管理模型与信息平台。该成果具有创新性和科学性,为高寒退化草地的分类修复和可持续利用提供了技术支撑。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高原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Chemerin、Leptin、Adiponectin水平变化与心室构型的相关性

  批准登记号:9632016Y0450 推荐单位:青海省人民医院

  课题来源:其他 评价单位:青海省科技厅

  研究起止时间:2014.05至2016.05 评价日期:2016.05.31

  完成单位:青海省人民医院

  通讯地址:青海省西宁市城东区共和路2号

  联系人:郗爱旗

  联系人电话:13519786606 邮政编码:817791

  主要研究人员:郗爱旗、尚玲、廖宝霞、张红卫、马秀花、李国峰、钟欣、黄郁玲、赵文蕊

  本课题通过观察不同海拔(海拔2260米,3300米)低氧环境下CHF患者趋化素(Chemerin)、瘦素(Leptin)、脂联素(Adiponectin)水平以及平均室壁应力(MWS)和心室质量指数(LVMI)的变化,观察低氧环境下CHF脂肪细胞因子的变化及对心室构型的影响,探讨高原低氧环境下脂肪细胞因子参与了CHF发生发展的过程,脂肪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与心衰的严重程度有关,不仅为高原低氧环境下CHF研究增添新的研究内容,而且对提高心衰患者生活质量和改善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青海南昆仑俯冲增生杂岩成矿作用与靶区优选

  批准登记号:9632016Y0451 推荐单位:青海省地质矿产研究所

  课题来源:地方计划 评价单位:青海省科技厅

  研究起止时间:2014.04 至2015.12 评价日期:2016.07.05

  完成单位:青海省地质矿产研究所

  通讯地址:青海省西宁市南川西路107号地质调查院

  联系人:舒树兰

  联系人电话:13519755306 邮政编码:810012

  主要研究人员:祁生胜、李善平、任华、陈静、舒树兰、金婷婷

  通过"南昆仑结合带成矿作用研究及靶区优选"项目的实施,提升南昆仑地区国土资源调查工作程度和研究程度,划分了3个成矿远景区,提交10处找矿靶区,其中5处已成功立项;研究了不同成矿类型的赋矿地质体成矿环境、矿化特征、控矿因素、成因类型,提出以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岩浆热液型-石英脉型钨锡矿和热水(喷流)型沉积型铁铜多金属矿为主要成矿类型通过路线地质调查和高精度同位素测试,确定南昆仑主要成矿时代为加里东期,通过对南昆仑蛇绿构造混杂带的深入研究和解剖提出的编图方案,初步提出了混杂带的编图方案,一系列的研究为整装勘查区的成矿规律研究和成矿预测提供了比较全面、翔实的成矿地质背景资料;通过系列研究,与青海省地质调查院矿产所配合,圈定找矿靶区10处,成功设立省地勘基金4项,带动后期项目经费达637.72万元。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高原土生动物与迁饲动物低氧适应与损伤机制的研究

  批准登记号:9632016J0452 推荐单位:青海省高原医学科学研究院

  课题来源:国家科技计划 评价单位:青海省科技厅

  研究起止时间:2012.01至2015.12 评价日期:2016.08.26

  完成单位:青海省高原医学科学研究院

  通讯地址:青海省西宁市城中区砖厂路7号

  联系人:温家林

  联系人电话:18997203111 邮政编码:810012

  主要研究人员:刘凤云、吴天一、边慧萍、胡琳、马岚、李愈娴、刘世明、祁生贵、温家林、唐永平

  本研究应用生物医学的方法,从形态、功能和基因多态性、代谢等多层次全面探讨了以高原适应代表性的高原土生动物牦牛对高原低氧极端环境适应的生理机制。首次发现如下几点:一、牦牛颈动脉体在低氧适应过程中,其Ⅰ型主细胞增加,特别是主暗细胞数量是低海拔黄牛的2.8倍,表明颈动脉体在低氧通气驱动中作用强;其主细胞中EPO蛋白表达增加,并与血液血红蛋白浓度增加相关,有利于提高携氧能力。二、牦牛肺动脉干中膜弹力纤维多,肺小动脉肌层菲薄,肺细小动脉无异常肌化,右心室无肥厚,心肌细胞直径显著大于黄牛,是其低氧肺循环的适应特征和不发生胸档病(Brisket disease)的形态学基础。三、检测发现牦牛血液中HIF-2a、EPO水平增加、ACE/ACE2比值降低、ACE基因16内含子ALU片段不存在I/D基因多态性等,这与低氧通气及肺循环调控相一致,是牦牛通过长期自然选择获得遗传进化适应的分子生物学基础。通过代谢及血液生化指标可以看出,牦牛在低氧条件下具有良好的肾脏调节功能。与牦牛比,高原迁饲黄牛在HIF-2a、EPO等的基因表达处于较低反应水平。牦牛ACE、OB和EPO基因在9个基因位点上存在多态性,Leptin基因多态性的实验结果未显示与高原适应明显相关。实验克隆了高原鼢鼠EPO基因,并测定了其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对EPO在高原鼢鼠低氧适应中的作用提供了科学依据。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青海省东部地区北斗地基增强系统

  批准登记号:9632016Y0453 推荐单位:青海省第一测绘院

  课题来源:其他 评价单位:青海省科技厅

  研究起止时间:2015.01至2015.12 评价日期:2016.08.29

  完成单位:青海省第一测绘院

  通讯地址:青海省西宁市黄河路13号

  联系人:李得基

  联系人电话:09716117325 邮政编码:810001

  主要研究人员:窦超、张生鹏、赵利江、孙茂军、毕泰武、省天琛、张永荥、陈生录、赵得录、李延龙

  本项目来源于青海省第一测绘院承担的2015年度基础测绘任务,主要内容是利用现有西宁市和海东市的连续运行基准站基础设计和地面通信网络设施,采用优化组网和兼容性升级的方




微信 电话 顶部 工作人员:0971-7612617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平台服务热线:

0971-6121697

工作日(8:30-18:00)

Copyright ©  2019        青海技术市场        青ICP备1800111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