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为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请使用火狐、谷歌、360浏览器极速模式或IE8及以上版本的浏览器
帮助中心  |  关于青海技术市场
欢迎来到青海技术市场,请  登录 |  注册
尊敬的 , 欢迎光临!  [会员中心]   [退出登录]
陈应春
返回首页

陈应春

咨询客服

所在地:四川成都市 入职年份: 资料待完善 学历: 资料待完善 毕业院校: 资料待完善

从事领域 基础化学,化学药物

擅长能力生理活性物质

个人简介

1990-1994  天津南开大学化学系有机化学专业        本科
1994-1997  华西医科大学药学院药物化学专业        硕士研究生
1998-2001  中科院成都有机化学研究所有机化学专业  博士研究生
2001-2002  中科院成都有机化学研究所              博士后研究
2002-2003  香港大学化学系                        博士后研究
2003-       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                    教授、博士生导师
 
研究内容
 主要从事新型手性有机催化剂的设计、合成及不对称催化反应研究以及生理活性物质的设计、合成等方面的工作。重点在手性有机小分子催化的不对称合成领域开展研究并获得了系列成果:1)在基于氢键活化的手性硫脲等催化剂的设计及其促进的不对称反应进行了多方面研究,建立了结构、功能多样的基于氢键活化的有机催化剂库,在多种不对称催化反应中实现了好的立体控制,发展了多种重要手性中间体、特别是非天然氨基酸的不对称合成方法。2)在手性伯、仲胺通过烯胺、二烯胺、三烯胺及亚胺盐机制催化饱和或不饱和醛和酮以及叔胺作为Lewis base催化Morita-Baylis-Hillman产物碳酸酯的不对称烯丙基烷基化反应等领域开展了系统的研究,在催化剂、催化机制及新型催化反应的设计等多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课题组首先采用从天然金鸡纳碱衍生的手性伯胺在催化不饱和酮的不对称反应方面取得好结果,为开拓不饱和酮的新型不对称反应以及发展新的手性胺催化体系进行了创造性探索;首次发展了手性胺催化2,4-二烯醛和2,4-二烯酮的三烯胺催化机制;建立了多种多官能团、多手性中心化合物和一些生理活性手性化合物的合成新方法。

微信 电话 顶部 工作人员:0971-7612617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平台服务热线:

0971-6121697

工作日(8:30-18:00)

Copyright ©  2019        青海技术市场        青ICP备1800111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