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地:福建厦门市 入职年份: 资料待完善 学历: 资料待完善 毕业院校: 资料待完善
从事领域 基础化学,微电子
擅长能力无机纳米晶,复合纳米材料,半导体,纳米传感器
个人简介
教育经历:1997~2001年, 厦门大学化学系,学士;2001~2008年,厦门大学化学系,硕博连读(导师:郑兰荪教授);2006~2007年,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访问学生(导师:王中林教授);研究方向:(1)无机纳米晶表/界面可控合成及性能(光电、气敏、催化等)研究; (2)半导体-MOFs复合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应用; (3)纳米传感器的构筑及应用。 长期从事无机纳米材料的相关研究,近些年紧紧围绕着“纳米材料晶面/界面的构效关系”这一中心开展研究工作:以晶体的各向异性为出发点,通过调控晶体生长时的热力学或动力学因素对其表面进行调控,获得一系列具有高表面能、高指数或高活性等特殊表面裸露的纳米功能材料,进而通过复合、组装等方式构建特殊的界面结构,系统研究了由这些特殊表(界)面引起的纳米材料性能变化的规律。截至2017年7月,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博士后特别资助1项以及中央高校基本业务费项目2项,参与973课题3项;共发表SCI论文80多篇,其中第一作者以及通讯作者(含共同通讯)文章49篇(J. Am. Chem. Soc. 5篇、Angew. Chem. Int. Ed. 2篇、Acc. Chem. Res.1篇),论文总引超过5300次,个人H因子达到了40。有关更多信息可以点击“功能纳米材料表界面化学”课题组主页http://pcoss.org/zxxie/及个人介绍http://pcoss.org/zxxie/list.php/apqinkuang/。 课题组常年招收有志于从事功能纳米材料表界面控制、能源存储与转化(燃料电池、CO2还原、光电催化)、金属有机框架催化/传感等方向的硕/博研究生以及博后。
Copyright © 2019 青海技术市场 青ICP备1800111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