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地:湖北武汉市 入职年份: 资料待完善 学历: 资料待完善 毕业院校: 资料待完善
从事领域 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日用化学,其他化学化工,专用化学,其他化学化工
擅长能力[1] 以绿色原料、过程强化和新型、高效催化剂为基础的清洁工艺技术; [2] CO2参与的原子经济性反应过程及其在过程工程工业中的应用; [3] 绿色反应高效转化微观机制及低污染或零污染排放技术; [4] 材料的仿生合成与形貌控制。
个人简介
教育经历 :[1] 1991.9-1995.6就读于武汉工程大学化工系化工工艺专业,获学士学位;[2] 1999.9-2002.6,就读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化工学院环境化工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导师吴芳云教授和陈进富教授;[3] 2002.9-2005.7,就读于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绿色过程与工程重点实验室化学工艺专业,导师中国工程院张懿院士和李会泉研究员,获工学博士学位。工作简历 :[1] 1995年7月-2002年5月在湖北省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化学系工作,历任助教、讲师、班主任和系团总支书记; [2] 2005年7月-至今在武汉理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工作,2006年3月破格晋升副教授,2006年4月任院实验中心主任,2007年7月晋升硕士生导师,2012年9月破格晋升教授; [3] 2007年4月-2009年9月在武汉理工大学材料复合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从事在职博士后研究,合作导师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湖北省楚天学者计划特聘教授余家国老师; [4] 2008年9月-2009年1月在重庆四川外国语学院出国培训部学习; [5] 2009年10月-2010年10月在美国Kent State University化学系Mietek Jaroniec教授课题组作访问学者。[6]2014.6-至今,武汉理工大学化学化工与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15.10)、院长助理(2014.6-2016.2);[7]2014.1-至今,武汉理工大学硅酸盐建筑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级固定研究人员;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142002和51272201)、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一等资助和多项企业委托项目,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1072154)、“863”青年科学基金(2004AA649230)和“973”项目子课题等的研究工作,发表论文70余篇,其中SCI收录24篇,EI收录25篇,多篇研究论文发表在Chem. Mater.、J. Mater. Chem.、J. Phys. Chem. C、Cryst. Growth Des.、Chem.Asian J.、CrystEngComm和J. Hazard Mater.等国际著名刊物上,1篇论文获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二等奖;以第一发明人授权国家发明专利8项。为国际期刊Journal of Encapsulation and Adsorption Research和World Journal of Nano Science and Engineering(2011-2012.9)编委,为J. Mater. Chem.、Hydrometallurgy、Chem. Eng. J.、J. Mater. Sci.、Chem. Eng. Res. Des.、J. Phys. Chem. Solids、物理化学学报、无机化学学报、中国有色金属学报和武汉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等期刊的审稿人。
Copyright © 2019 青海技术市场 青ICP备1800111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