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青海技术市场 发布日期:2025-06-16 浏览量:31
NO.1大型网箱三文鱼生态养殖集成技术
成果简介:
始终践行生态优先理念,实行最严格的养殖容量控制,严格遵守国家生态保护、渔业发展相关法律法规及行业技术规范,实施精准投喂、科学用药、粪污收集、自动水质监测预警等措施,形成了一系列大型网箱三文鱼生态养殖集成技术,为确保黄河出省断面的水质在|1类标准以上夯实了技术基础。在土著鱼类资源保护与恢复技术方面,在龙羊峡库区建立黄河上游土著鱼类驯养保种基地开展亲鱼驯养、人工繁育、增殖放流相关工作,驯养花斑裸鲤、黄河裸裂尻鱼、厚唇裸重唇鱼、极边扁咽齿鱼等亲鱼1万余尾;每年放流规模稳定在10万尾以上,土著鱼类资源保护与恢复成效显著。在生物安全管控技术方面,作为省级主推技术之一,通过技术实施更有效地预防疾病传播、最小化外来物种入侵影响、更高程度上确保水产品质量安全,全面推进全国虹鳟无规定疫病示范省建设,成功入选首批农业农村部无规定水生动物疫病苗种场。青海冷水鱼养殖产业生物安全管控实践,对全国冷水鱼养殖产业发展起到了良好示范作用。
成果完成单位:青海省渔业技术推广中心、青海大学、龙洋知鲜生态水殖有限公司、青海凯特威德生态渔业有限公司
NO.2 虹鳟高质高值化加工技术
成果简介:
针对青海虹鳟产业升级需求,项目研发品质控制与高值加工技术。通过量化三倍体虹鳟品质动态规律,建立评价体系;创新“禁食3天+0℃预冷+70%放血”工艺提升肉质;开发强光脉冲+微冻技术,使鱼片保质期延至18天,品质显著优于传统冷藏。副产物实现“食品-宠物食品-饲料”全利用:开发常温即食、冷冻调理产品,附加值提升2-3倍;酶解分离鱼油/蛋白,精制富含维生素D鱼油;创制双路径宠物诱食剂,犬类接受度高;通过酶解发酵技术将副产物转化为水产饲料,转化效率提升。虹鳟高质高值化加工技术形成的系列成果,可转化潜力高,有力支撑了青海省冷水鱼产业发展和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建设。
成果完成单位:青海大学、中国海洋大学、龙洋知鲜(青海)股份有限公司
NO.3 陆基循环水虹鳟养殖技术
成果简介:
项目针对我省沿黄鲑鳟鱼网箱养殖面临环境约束、持续泄洪、疫病风险等重大挑战,在生态优先前提下,积极寻求基于循环利用、节能减排的水产养殖新模式,开展工厂循环水、集装箱式循环水养殖技术引进、熟化、集成和示范。养殖试验证明,工厂化循环水三文鱼养殖周期比沿黄大型网箱平均缩短了12个月以上,三文鱼集装箱式循环水养殖生长速度快于同期公伯峡水库网箱养殖近1倍,为开展青海三文鱼陆网接力养殖模式提供了技术支撑,为青海三文鱼生态养殖产业转型升级的提供了有效途径。
成果完成单位:青海省渔业技术推广中心、青海大学
NO.4三倍体虹鳟营养调控技术
成果简介:
针对青海省鲑鳟鱼养殖亟需饲料国产化的问题,探究了三倍体虹鳟和二倍体虹鳟在生理代谢和肉品品质方面的差异,率先确定三倍体虹鳟幼成鱼三个生长阶段以及四个养殖季节的蛋白质和脂肪需要量,在此基础上通过饲料原料研发、功能添加剂和饲料配方筛选以及饲料生产工艺开发等,集成了高原种植蚕豆和油菜在冷水鱼饲料中的利用技术、虹鳟高脂饲料加工技术、四季动态营养调控技术、虾青素精准投喂技术等,最终形成的自主研发饲料与国外商业饲料相比降低饲料成本21%。成果已在全省范围内示范推广近200吨,基本实现了饲料定制化、配方动态化、效果精准化,助力全省乃至全国虹鳟养殖产业健康可+士传E
成果完成单位:青海大学、通威股份有限公司
NO.5高原藻-鱼-草-灌生产系统技术研发与示范
成果简介:
项目针对青海省冬季三倍体虹鳟养殖过程中环境因子难以控制,研发了基于微藻的阳光工厂化养殖系统,设计并创制了固体颗粒物新型过滤、养殖尾水在线处理装备,实现了高原冬季养殖时水温、溶解氧等养殖因子的精准调控,成功构建了高原阳光工厂化养殖新模式。项目进一步结合我省国家级绿色清洁能源产业优势,采用影响养殖碳足迹主导因素的绿电作为养殖能源,为冷水鱼产业的低碳、零碳化转型提供示范。另外,将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的用于盐碱地和荒漠土壤结构和生态环境改善,促进植被的恢复和生长,提升其经济价值和碳汇功能,为高原农业生产和生态修复提供新途径。
成果完成单位:青海师范大学、高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
联系方式
成果来源:青海省科技成果转化中心
咨询方式:哈文彪 13139080988
Copyright © 2019 青海技术市场 青ICP备1800111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