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青海技术市场 发布日期:2024-11-20 浏览量:54
1.青海省冷湖镇昆特依矿区深层卤水钾矿预查
成果简介: 通过地质钻探在昆特依盆地内揭露以粉细砂、砾砂、中粗砂、含砾中粗砂等为含卤介质的深层孔隙卤水,矿层厚度大、分布稳定、富水性、透水性较好,空间延伸较广;卤水具有水量大、品位高、水位浅及不易结盐等特点,显示较好的找矿前景;估算液体盐类矿产334级KCl孔隙度资源10453.84万吨,给水度资源量5342.54万吨;MgCl2孔隙度资源量8.058亿吨,给水度资源量4.12亿吨;NaCl孔隙度资源量69.13亿吨,给水度资源量34.15亿吨;通过聚类、特征系数、介稳相图及piper三线图等数理、地球化学手段分析上、下层卤水离子含量,首次提出“双层钾盐”成矿模式,并探讨成因,分析卤水的起源、演化和上、下层卤水的内在联系。 成果完成单位:青海省柴达木综合地质矿产勘查院 2.青海青龙沟-绿梁山-锡铁山铅锌矿整装勘查区矿产调查与找矿预测研究 成果简介: 项目在滩间山金矿运用流体-包裹体测温技术,对金矿体中的石英做了相关研究。表明成矿阶段石英-多金属硫化物阶段,均一温度为156.0℃-189.8℃,盐度4.63-19.22wt%NaCI,密度0.92-1.04克/立方厘米;估算成矿深度1.34-2.18千米。确定了矿床成因类型为中浅成、中温热液脉型金矿床;首次运用成矿建造理论,提出了锡铁山铅锌矿含矿建造为碳酸盐岩建造和碳质片岩建造,金龙沟金矿含矿建造为千枚岩建造和碳酸盐岩建造,并根据岩石类型、出露位置、空间形态、变质变形特征、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含矿性等,提取成矿要素,重新建立了锡铁山铅锌矿和金龙沟金矿的成矿模式;首次运用三位一体找矿预测理论,建立了锡铁山铅锌矿、金龙沟金矿的成矿地质体、成矿构造、成矿结构面、成矿作用特征标志的找矿预测模型;以MRAS2.0为平台,首次根据典型矿床和区域预测模型,通过含矿建造与物化探异常、构造蚀变特征等交集,划定成矿远景区3处,找矿靶区11处,预测研究区金资源量44.95吨,铅锌资源量232.24万吨,铜资源量31.03万吨,新发现铜、铜金、金矿点共3处,金、铜、钛矿化线索6处;首次提出了成矿模式+预测模型+化探取样钻+机械岩芯钻的青藏高原覆盖区地质勘查新模式,广泛应用在青龙沟、青龙沟ⅡⅢ矿带、金龙沟等第四系浅覆盖地区,取得了较好的找矿突破效果,新发现了隐伏的青龙沟Ⅲ金矿带,带内圈定隐伏金矿体52条,新增(333+334)金金属量23吨。该种技术方法组合在区内实现了找矿突破,认为其方法组合已较为成熟,在青藏高原浅覆盖区均适用,且安全性有保障,风险较低。通过该项目的实施,申报省地勘基金项目3项;研究区内新增金资源量23吨;培养硕士研究生3名,高级工程师2名,工程师2名,发表核心期刊论文3篇;很好地引导了该区的勘查投入,自本项目实施以来,引导勘查投入已达7486.27万元,进一步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为青海省首个岩金产业开发基地的延续发展奠定了强有力的保障。 成果完成单位:青海省第一地质勘查院 3.青海省五龙沟地区金矿整装勘查区找矿部署研究 成果简介: 本次工作在板块构造-地球动力学理论指导下,通过综合分析、研究,编制了五龙沟地区金矿整装勘查区系列图件,划分了五龙沟整装勘查区的大地构造分区、地层分区、构造岩浆岩带和变质地质单元。通过首次在五龙沟地区开展构造叠加晕研究及找矿预测工作,初步明确了典型金矿床的地球化学特征和构造叠加晕特征,建立了深部盲矿预测的构造叠加晕模型,包括构造叠加晕模式和盲矿预测的构造叠加晕标志。在矿床成矿系列理论的指导下,对整装区成矿规律进行了总结,为后期的地质工作奠定了理论基础,从而使区内资源量大幅增加,提交新增金金属量68.55吨,新增铜多金属资源量31.50万吨,新增镍资源量12万吨,潜在经济价值超过300亿人民币;提交普查基地6处,提交可供开发矿产地5处。首次总结了五龙沟地区金矿“地球化学+含矿建造+遥感蚀变信息提取+工程验证”的勘查方法组合,方法有效,成果显著。在成矿区划的基础上,运用相似-类比理论、矿床成矿系列理论和地质异常致矿理论,采用综合信息方法,在全区提交各类靶区共计45处,申报成功各类基金项目7个,引导各类地勘资金投入约6.5亿人民币;通过该项目的实施,培养了一批具实践能力的找矿技术骨干,其中培养了工程硕士5名,技术骨干10名;发表论文7篇;同时提出了整装区下步工作部署建议。 成果完成单位:青海省第一地质勘查院 4.青海省都兰县香日德地区1:5万五幅区域地质矿产调查报告 成果简介: 本项目利用填图路线、地质剖面、遥感解译、地球物理测量、地化剖面、磁法剖面、槽探揭露、样品测试、综合研究等工作方法,以现代地学理论为指导,全面提高了区内成矿地质背景研究。重新梳理了地层系统、建立了构造格架、划分了岩浆序列;首次在鄂拉山火山岩中解体出一套河流相沉积间断,新发现古火山机构。.新发现以金、铜、银为主的矿点5处,矿化点3处,矿化线索10处。新划分出3个找矿远景区及7处找矿靶区,为该区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 成果完成单位:青海省地质调查院 5.乌兰县1:5万地质灾害详细调查 成果简介: 项目在充分收集已有资料的基础上,开展青海省乌兰县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详细调查,查明区内地质灾害分布及其隐患发育特征、分布规律以及形成的地质环境条件,全面掌握地质灾害发展趋势,划分地质灾害易发区和危险区,建立地质灾害信息预警系统,建立健全群专结合的监测网络,为当地地质灾害防治规划提供依据,最大限度减少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乌兰县境内地质灾害发育,生态环境脆弱,通过区内地质灾害调查,分析了滑坡、崩塌、泥石流发生的岩土体结构条件,阐明了其发育、分布规律及形成机理,评价和预测其发展趋势;对已发生的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点进行调查,并对其复活性和危险性进行评估;对城市、村镇、厂矿、重要交通沿线、工程设施、风景名胜区和重点文物保护点等潜在的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调查,并对其危险性进行了评价;选择重大(典型)单体灾害进行地质灾害测绘和勘查,剖析了其发育特征及形成机理;圈定地质灾害易发区和危险区,并展开了分区评价;协助当地政府健全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编制了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防灾预案及防治规划;建立了地质灾害详细调查信息系统。项目从设计到野外调查及成果验收各1次,一次性通过,并获得质量优秀等级;成果报告审查一次性通过,并获得质量优秀等级。 成果完成单位:青海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院 6.深层卤水钾盐矿工业指标及勘查规范研究 成果简介: 项目主要了解了深层卤水加工和可利用性以及从开采经济成本方面开展工业指标论证。基于现代盐湖开采情况开展的工业指标论证,其目的是为深层卤水钾矿工业指标论证提供技术方法和佐证。完成了对大浪滩—黑北凹地主要勘探线地震剖面研究,地震剖面对盆地结构、基底起伏、第三系地层划分、断裂构造解译效果明显。测井资料约束下的地震资料解释工作。测井、录井约束下的含卤层响应特征对比研究,圈定了第四系底部大厚度深层卤水层,但对厚度不大的含卤层解译难度较大。总结了近年来柴达木盆地深层卤水勘查中钻探施工的工艺要求,技术上既要满足岩芯钻探对采取率的最低要求,又要满足水文孔的抽水要求。钻孔结构及孔径要满足分段抽水、止水的要求,对晶间卤水和孔隙卤水必须分别抽水。 成果完成单位:青海省柴达木综合地质矿产勘查院 成果来源:青海省科技成果转化中心 联系人:柴懿15500547620
Copyright © 2019 青海技术市场 青ICP备1800111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