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为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请使用火狐、谷歌、360浏览器极速模式或IE8及以上版本的浏览器
帮助中心 | 关于我们
欢迎来到青海技术市场,请 登录 | 注册
尊敬的 , 欢迎光临!  [会员中心]  [退出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服务动态 >  成果推介 I 自然资源领域第一期(2024年第6期总第67期)

成果推介 I 自然资源领域第一期(2024年第6期总第67期)

信息来源:青海技术市场    发布日期:2024-03-30    浏览量:98

青海高原五龙沟地区红旗沟-深水潭难选冶金矿采选冶工艺集成与示范

01

成果简介:该成果引进澳大利亚Micromine公司矿山三维数字化软件,建立数据库,实现了矿山矿体、采矿工程的可视化和矿山资源、工程管理的数字化监控。充分利用矿体的透镜状产状特征,调整采矿设计参数,在矿体变薄、品位较低地段设计矿柱,有效提高了采矿回采率、降低了采矿贫化率。通过工艺矿物学实践,逐步提高工艺矿物学的研究水平,提高了工艺矿物学研究的目的性和及时性。对于高砷、高碳、低硫易泥化微细粒蚀变岩型难选冶金矿,采用了组合用药的技术措施,补充和完善了浮选药剂的加药点以及碳酸钠对毒砂和斜方砷铁矿的活化机理。进一步完善了钢球级配的原理,解决了浮选过程中的过磨和欠磨的现象,提高了浮选指标。确定了适合尾矿性质的环保提金剂,取得了与氰化提金相近的金浸出率,降低了环保和安全风险。通过与南非BIOMIN公司合作,对高砷微细粒蚀变岩难冶型金精矿细菌氧化工艺技术进行了全面细致的研究,掌握了金精矿细菌氧化高端技术,填补了青海高原极端环境条件下金精矿细菌氧化技术研究的空白,金的浸出率由40%提高到96.3%

成果完成单位:青海省第六地质矿产勘查院

image.png

青海省治多县多彩地区铜多金属矿普查报告

02

成果简介:多彩地区铜多金属矿位于北羌塘-昌都陆块之吓根龙-巴塘滞后火山弧带北缘,于可可西里-金沙江缝合带之南部,属三江多金属成矿带通天河印支期铜、铅、锌成矿亚带,是国家级多彩地区铜多金属矿整装勘查区的重点矿区。该项目几年来克服了高原恶劣的气候环境,克服了高原地区冻土层对找矿技术手段的干扰,在三江成矿带青海段首次发现了大型的铜铅锌多金属矿床,并在后期的勘查工作中富矿体规模不断扩大,资源量大幅增加,项目取得的找矿成果显著,带动了多彩地区整装勘查区的找矿发展。该项目乃至整个多彩整装勘查区找矿效果显著,在三江多金属成矿带具有示范意义。

成果完成单位:青海省有色地质矿产勘查局地质矿产勘查院

image.png

青海南昆仑俯冲增生杂岩成矿作用与靶区优选

03

成果简介:通过南昆仑结合带成矿作用研究及靶区优选项目的实施,提升南昆仑地区国土资源调查工作程度和研究程度,划分了3个成矿远景区,提交10处找矿靶区,其中5处已成功立项;研究了不同成矿类型的赋矿地质体成矿环境、矿化特征、控矿因素、成因类型,提出以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岩浆热液型-石英脉型钨锡矿和热水(喷流)型沉积型铁铜多金属矿为主要成矿类型通过路线地质调查和高精度同位素测试,确定南昆仑主要成矿时代为加里东期,通过对南昆仑蛇绿构造混杂带的深入研究和解剖提出的编图方案,初步提出了混杂带的编图方案,一系列的研究为整装勘查区的成矿规律研究和成矿预测提供了比较全面、翔实的成矿地质背景资料通过系列研究,与青海省地质调查院矿产所配合,圈定找矿靶区10处,成功设立省地勘基金4项,带动后期项目经费达637.72万元。

成果完成单位:青海省地质矿产研究所

image.png

青海省西宁-乐都富硒区生态地球化学评价

04

成果简介:项目通过农业地质学、环境地球化学、土壤学等学科手段,以青海东部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成果为基础,开展西宁-乐都富硒区1∶5万生态地球化学评价工作,旨在进一步确定富硒区的分布区域;查明富硒区地质背景和硒元素异常来源和成因特征;系统研究富硒区农产品种植适宜性及生态效应;评估富硒区土地质量水平。并通过以上工作,为青海省富硒土壤、富硒作物地方标准的制定提供依据,为种植结构调整、富硒区的开发和制定经济社会科学可持续发展规划提供依据。

成果完成单位:青海省第五地质矿产勘查院

地热资源勘查与综合利用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

05

成果简介:项目研究区共和盆地位于青海省东部,在盆地的阿乙亥、恰卜恰河谷等地发现了强烈的地热异常显示,主要热储包括下更新统热储和新近系热储。更为重要的是,共和盆地地处青藏高原北缘,地壳较薄,在部分地段干热岩的埋藏深度非常小。在此背景下,我们深入分析了共和盆地地热系统的地质和地球化学成因,在盆地北部建立了青海省首个地热发电站,并在盆地中北部首次探测到了大面积分布的、具有极大开发利用潜力的干热岩。依托本项目,在共和盆地利用花岗岩基底以上的热储层中的地热流体建立了青海省首个试验地热发电站,装机功率160 kW,额定净发电功率99.4 kW。此外,本项目在共和盆地中北部进行了干热岩科学钻探,最终在2927m深度获得高达183℃的温度。该干热岩体在共和盆地底部广泛分布,仅钻孔控制面积已达150平方公里,开发利用潜力巨大。

成果完成单位:青海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调查院

image.png

青海省藏区现代测绘基准体系基础设施建设(一期工程)

06

成果简介:项目是在现有测绘基准基础设施的基础上,利用现代测绘新技术,建立青海省藏区卫星定位连续运行参考站综合服务系统和精密似大地水准面模型,初步形成我省藏区现代测绘基准体系,为全面建成我省现代测绘基准体系打下坚实的基础,并为藏区经济社会建设、国防建设和科学研究提供精确空间位置信息和测绘服务保障。青海省藏区现代测绘基准体系基础设施建设(一期工程)是在现有测绘基准基础设施的基础上,利用现代测绘新技术,建立青海省藏区卫星定位连续运行基准站综合服务系统和精密似大地水准面模型,初步形成我省藏区现代测绘基准体系,为全面建成我省现代测绘基准体系打下坚实的基础,与国家局在我省建设的国家基准站、我省东部农业区已建成的卫星定位连续运行基准站并网后,组成了QHCORS。

成果完成单位:青海省第一测绘院


成果来源:青海省科技成果转化中心

联系人:孔佩瑶0971-6121697(18509712296)

备注: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微信 电话 顶部 工作人员:0971-7612617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平台服务热线:

0971-6121697

工作日(8:30-18:00)

Copyright ©  2019        青海技术市场        青ICP备1800111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