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为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请使用火狐、谷歌、360浏览器极速模式或IE8及以上版本的浏览器
帮助中心 | 关于我们
欢迎来到青海技术市场,请 登录 | 注册
尊敬的 , 欢迎光临!  [会员中心]  [退出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服务动态 >  成果┃林草领域推介第7期(2024年第4期总第65期)

成果┃林草领域推介第7期(2024年第4期总第65期)

信息来源:青海技术市场    发布日期:2024-02-29    浏览量:102

1.黄南州草原科研能力提升建设

成果简介:本项目带来的效益主要体现在通过这些设备的运用,提高草原监测与科学研究的精确度,提高草原生态保护修复项目的精准性,进而产生较大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项目有效改善了黄南州草原科技基础条件,基本科研设施设备齐全,开展草原科研工作的效率显著提高,草原生态综合治理、草原管理、草原新技术示范与推广中科技运用大幅提升,全面推动草原生态综合治理、草原管理水平。  

成果完成单位:黄南州林业站

 

2.人工生态公益林健康评价技术规范

 

成果简介:本标准规定了人工生态公益林森林质量评价的评价指标体系、调查方法、指标计算方法、指标标准化处理、评价指标权重计算等内容,评价指标体系共包括4个类别,21个评价指标,用典型抽样法选取能够代表林分总体特征水平的样地进行调查。此标准对青海东部黄土丘陵沟壑区人工林健康评价提供了依据,对该区的人工林可持续经营将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成果完成单位:青海省林业技术推广总站

 

3. 黄河源河曲退化高寒草甸水土流失生态阈值研究

成果简介:本项目开展了刈割强度、高原鼠兔密度及其共同作用对高寒草甸裸露斑块面积、高寒草甸景观破碎化、高寒草甸植物生产力、水土流失的量、面积、高度等方面进行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高原鼠兔数量是裸露草甸斑块面积增加的主要因素,在草地退化严重、鼠害猖獗的特殊区域实施人工灭鼠活动,减缓鼠害活动对草地的破坏以及鼠丘土壤裸露诱发的水土流失。在灭鼠后的鼠丘密集区,推平鼠丘,补播牧草。在雨水冲蚀较严重的区域,先实施人工增肥,然后种植牧草,做好表面防护,达到防治水土流失和生态修复的双重目的。研究取得的成果不仅为高寒草地的生态修复奠定了基础,而且培养了基层科技工作者和草学本硕博学生立足本职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成果完成单位:河南县草原工作站

 

4.青海省天然草地资源分析研究

成果简介:该成果利用外业调查固定监测点和遥感影像建模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全面摸清青海省草原面积分布、类型等级、利用现状、生态状况等基础信息。通过外业调查计算产草量与等级、综合植被盖度、草原覆盖率等,将属性赋于小班;通过遥感影像提取地面调查样本和小班的影像波谱特征、高程、坡度、坡向、降水、气温等多因子信息,提取具有主导生态功能的植物组合信息,建立健康指数、退化程度、生态产值评价模型。通过该成果的应用提高草原精细化管理水平,明确草原管理范围,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有效保护和永续利用草地资源提供信息基础、监测预警和决策支持。

成果完成单位:青海大学

 

5.青海省草原划定技术规范

成果简介:该项目制定了《青海省基本草原划定规范》,规范了草原划定中的技术标准,结合青海省草原分布、生态功能使用情况,将青海省草原类型进行了整合,划定了10个类型,对精细化、科学化、规范化开展草原保护管理提供技术支撑。建设青海省基本草原划定系统,划定信息统一录入系统,解决了传统资料不易查找、易损坏和丢失的弊端。统一了青海省现有草原划定类型,划定区块面积做到了应划尽划。该成果的应用有利于保障农牧户的综合权益,也有效提升了草场利用率,保障了农牧户应有的草场权益。

成果完成单位:青海大学

 

6.青海省饲草地现状分析研究

 

成果简介:为解决饲草种植地块底数不清,养畜生产数据零散粗略,缺乏制定产业发展和牧区振兴规划计划基础信息等问题。本项目按照农业农村部新的分类标准制作底图,对所有基础数据的预处理,大量矢量图的勾绘、整合处理等。并指导外业调查技术、有效衔接外业工作,结合地面调查样地、解译全省主要区县(38个)饲草地的空间分布及图班勾绘。通过该项目的实施,摸清全省饲草生产本底与区域分布,对保障饲草有效供给、促进畜牧业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有重要作用,是贯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产业兴旺的必然要求。

成果完成单位:青海大学

 

 

成果来源:青海省科技成果转化中心

联系人:孔佩瑶0971-612169718509712296


微信 电话 顶部 工作人员:0971-7612617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平台服务热线:

0971-6121697

工作日(8:30-18:00)

Copyright ©  2019        青海技术市场        青ICP备1800111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