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为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请使用火狐、谷歌、360浏览器极速模式或IE8及以上版本的浏览器
帮助中心 | 关于我们
欢迎来到青海技术市场,请 登录 | 注册
尊敬的 , 欢迎光临!  [会员中心]  [退出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服务动态 >  成果〡特色农牧业领域技术规程推介第4期(2023年第19期总第44期)

成果〡特色农牧业领域技术规程推介第4期(2023年第19期总第44期)

信息来源:青海技术市场    发布日期:2023-06-08    浏览量:86

规程1:青稞昆仑17号栽培技术规范

规程简介:本规范规定了黑青稞品种昆仑17号的种植范围、产量指标及栽培技术;本规范适用于东部农业区、环湖农业区、三江源区年均温0.5℃以上的地区种植时使用;通过重点熟化昆仑17黑青稞品种丰产综合配套栽培技术,集成一套适用于青海不同青稞生产区的高效标准化生产技术体系,促进黑青稞产业化发展,提高产量、改善品质,对实现农牧交错区粮食丰产、农业增效、农牧民增收、脱贫致富、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现实意义。

规程完成单位:青海大学

 

规程2青稞豌豆混作栽培技术规范

规程简介:本规范规定了青稞豌豆混作时的产量指标、播前准备、栽培技术及收获方式;本规范适用于东部农业区、青南地区、环湖农业区年均温0.5℃以上的各青稞产区种植时使用;通过本规范的实施,并运用于我省四大农区,以提高产量和种植业经济效益、增加农牧民收入,实现种植业粮饲双高提质增效、建立农牧结合的农业生态经济系统,促进耕地资源合理利用、建立用地养地相结合的高效种植模式、节本增效、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规程完成单位:青海大学

 

规程3青稞蚕豆轮作耕作技术规范

规程简介:本规范规定了青稞蚕豆轮作的技术要求及栽培管理;本规范适用于东部农业区、海南台地年均温0.5℃以上的地区青稞、蚕豆轮作时使用;通过本规程的制定和应用,可促进青稞蚕豆轮作这一传统耕作技术在我省的大面积推广和应用,同时为优化区域内耕作制度,充分挖掘作物高产和养分资源高效利用的生物学潜力,实现绿色增产增效提供技术支撑。

规程完成单位:青海大学

 

规程4青稞粮苗草三用栽培技术规范

规程简介:本规范规定了青稞的青苗、籽粒和秸秆产量指标,播前准备,栽培技术及收获加工;本规范适用于环湖农业区、海南台地等农牧交错区年均温0.5℃以上的地区种植时使用;该标准的实施可进一步拓展青稞用途,积极发展青稞青苗饲料化利用,进而扩大农牧交错区牲畜口粮紧缺期饲草来源和供应,可在高原生态畜牧业的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对促进高原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规程完成单位:青海大学

 

规程5青稞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规范

规程简介:本规范规定了青稞高产优质高效的术语和定义、生产条件、播前准备及栽培技术;本规范适用于东部农业区、环湖农业区、青南地区和柴达木盆地年均温0.5℃以上的地区种植时使用;本规范的实施将会促进藏区青稞由传统的以家庭生产方式向减少劳动力投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等高效化生产方式转变,大幅度提高农牧民的生产条件和生活水平。

规程完成单位:青海大学

 

 

规程6小叶香菜制种技术规程

规程简介:《小叶香菜制种技术规程》由西宁市蔬菜技术服务中心(原西宁市蔬菜研究所)申请地方标准的立项,根据青海省农牧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关于印发青海省2017年地方标准制(修)定项目计划的通知》(青质监标涵2017]14号)文件,批准该地方标准的制定。经过3年的试验研究,制定了该项技术规程。该标准规定了小叶香菜的制种技术,含产地环境条件,空间隔离,去杂保纯、田间管理,种子脱粒、储存运输等技术要求。对地方优质特色蔬菜小叶香菜制种技术提供了技术依据,对地方蔬菜小叶香菜的保护利用及其种子繁育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规程完成单位:西宁市蔬菜技术服务中心

 

规程来源:青海省科技成果转化中心


联系人:孔佩瑶 0971-6121697  18509712296

微信 电话 顶部 工作人员:0971-7612617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平台服务热线:

0971-6121697

工作日(8:30-18:00)

Copyright ©  2019        青海技术市场        青ICP备1800111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