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青海技术市场 发布日期:2023-05-11 浏览量:78
成果1:氯化钾生产中尾矿的清洁处理技术
成果简介:本项目根据尾矿中氯化钾、氯化钠、氯化镁等组分溶解度不同,用淡水或其它溶剂在溶洗槽中洗涤固体尾矿,使尾矿中的氯化钾溶解于溶剂中,绝大部分的氯化钠以固体形式存在,得到溶钾料浆。经过滤分离去除固相,得到的滤液为含钾卤水,输送至盐田晒制钾石盐或光卤石,钾石盐或光卤石用于生产氯化钾,尾矿中氯化钾的系统回收率达到75%。该技术实现了氯化钾生产中尾矿的清洁处理。该技术生产过程为物理过程,不添加药剂,生产过程绿色环保。通过该技术实施实现了资源的有效利用,同时降低尾盐清理难度,减少清理费用。通过该技术实施开创了对盐湖低氯化钾生产装置排放的尾盐矿以及钠盐池中高钠、高钙、低钾矿进行KCl回收利用。
成果完成单位: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成果2:察尔汗盐湖资源开发动态数据库模型建设与应用
成果简介:本项目依据察尔汗盐湖地质勘探和开发动态监测数据,通过同位素与化学示踪法联合测定察尔汗盐湖人工固液转化过程和晶间卤水大规模开采过程的水文地质参数;利用相关专业软件,探索建立了察尔汗盐湖钾镁盐矿勘探及开发动态信息管理系统。项目首次开发了集盐湖资源大数据管理、资源开发动态管理与决策为一体的信息化管理平台。采用三维建模技术建立了察尔汗盐湖三维地层模型、固体钾矿模型、液体矿模型;采用三维建模法(容积法)计算矿体资源储量,实现动态三维液体矿模型自动建立及动态储量自动计算;实现了监测数据远程上报、中心数据处理、成果发布一体化。
成果完成单位: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成果3:天然气裂解制乙炔副产尾气生产30万吨/年合成氨装置先进技术集成
成果简介:该成果以天然气制乙炔副产尾气为原料,通过国内外技术集成,在合成氨装置上取消二段转化系统、新增变压吸附装置、改塔前分氨为塔后分氨等,改进了工艺流程,操作更加安全简便,运行维护费用降低。通过项目实施,使盐湖资源与天然气化工有机契合,实现了柴达木循环经济产业结构调整、延长循环经济产业链的目的。利用天然气制乙炔副产尾气生产合成氨,在30万吨/年大型合成氨装置首次采用MDEA脱碳工艺及国产药剂,设计了液氨受槽冷热液氨分别储存与输送结构,具有创新性。
成果完成单位: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成果4:一里坪盐湖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技术集成及产业化示范
成果简介:本项目主要基于现有盐湖提锂技术在锂盐产品纯度、工艺收率、工艺能耗等方面有待提升的背景,开发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梯度耦合膜分离”盐湖提锂新工艺,并成功实现了产业化示范。针对一里坪的盐湖卤水,进行了盐田工艺、提硼工艺、提锂工艺及提镁工艺的小试和中试研究,确定了提钾、硼、锂和镁的工艺路线和技术参数,建成了年产2000吨的碳酸锂和硼酸示范生产线。盐田出钾时的成卤达到35%,酸化提硼工艺收率>65%、萃取提硼工艺收率>90%,提锂工艺收率>70%,提镁工艺收率>80%;生产出的碳酸锂产品纯度为99.72%,达到了高纯碳酸锂产品指标。
成果完成单位:五矿盐湖有限公司
成果5:青海省冷湖镇马海—巴仑马海一带卤水钾盐资源调查评价
成果简介:通过本项目实施,在马海地区揭露了巨厚的以砂砾石为含卤介质的孔隙卤水矿层;项目施工的马ZK4007孔KCL品位达0.43%,单井涌水量达6076m3/d,降深33.83m,卤水矿层富水性强,通过本次调查,初步了解预调查区内马海盆地第四系深部卤水矿层的分布特征、含水层厚度、富水特征、卤水化学成分及各项水文地质参数;并估算资源量334 KCl:孔隙度资源量1.3039亿t,给水度资源量0.4908亿t;NaCl:孔隙度资源量51.3727亿t,给水度资源量19.3360亿t,MgCl2:孔隙度资源量7.5045亿t,给水度资源量2.8246亿t。结合以往省基金项目在该区域进行勘查工作,在调查区马海盆地揭露了初具规模的深部孔隙卤水矿层,主要分布在赛什腾山山前,呈条带状分布,具有较大的成矿远景。
成果完成单位:青海省柴达木综合地质矿产勘查院
成果简介:基于物联网的盐湖智能采卤系统关键技术围绕西台吉乃尔盐湖井采生产实际需求,以提高盐湖采卤自动化、智能化控制生产效率、增强生产管理智能化水平、增加生产产品收益、实现盐湖井采自动化安全生产及盐湖资源综合利用信息一体化为目标,加快推进设备监测传感器、数据采集器、控制器等盐湖智能采卤物联网关键软硬件技术和产品的进一步优化和完善,开发盐湖智能采卤物联网业务应用系统、设备运维系统和盐湖资源综合利用信息一体化服务平台,提升企业集成化、协同化、服务化为一体的制造业信息化服务水平和制造能力。
成果完成单位:青海中信国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成果来源:青海省科技成果转化中心
联系人:孔佩瑶 0971-6121697 18509712296
Copyright © 2019 青海技术市场 青ICP备1800111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