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为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请使用火狐、谷歌、360浏览器极速模式或IE8及以上版本的浏览器
帮助中心 | 关于我们
欢迎来到青海技术市场,请 登录 | 注册
尊敬的 , 欢迎光临!  [会员中心]  [退出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服务动态 >  成果〡特色农牧业领域技术规程推介第2期(2023年第5期总第30期)

成果〡特色农牧业领域技术规程推介第2期(2023年第5期总第30期)

信息来源:青海技术市场    发布日期:2023-03-14    浏览量:91



规程1:青海藏羊胚胎玻璃化冷冻制作规程

规程简介:本规程利用同期发情、超数排卵、胚胎玻璃化冷冻等繁育技术,实现青海藏羊胚胎长期冷冻保存,对于应对我省良种资源退化、畜群杂种化凸显、优质纯品基因面临丢失等严峻情况,提高青海乃至西北高寒地区羊品质,增加羊养殖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规程完成单位:青海省家畜改良中心





规程2:高寒牧区小黑麦和箭筈豌豆混播及青贮利用技术规程

规程简介:青藏高原高寒牧区草畜矛盾突出,冬春饲草匮乏,蛋白质饲料不足,严重阻碍了区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箭筈豌豆中蛋白质、钙和磷的含量较高,小黑麦产草量高、抗性强,应用混播技术,既能增加产草量、提高蛋白质含量、改善适口性,还能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小黑麦与箭筈豌豆混播具有产量高、抗倒伏、营养品质好的突出优势。制作成青贮饲料能最大程度保留牧草营养,且适口性好、牛羊喜食,青贮饲料还具有易操作、制作成本低等优点。这对增加高寒牧区冷季牧草供给数量、提升冷季牧草营养品质具有重要推广应用价值。

规程完成单位: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规程3:藜麦青藜2号良种繁育技术规程

规程简介:本规程规定了藜麦青藜2号的种子繁育方法、繁育条件、繁育比例及良种生产的方法、产量指标、生产条件、生产技术和田间管理;本规程适用于柴达木灌区有灌溉条件下青藜2号良种繁育生产时使用,同时适用于科研教学使用;通过本标准实施,促进了藜麦种子的产业化发展,扩大了优良品种的覆盖率,使得良种良法进一步配套,进而提高了藜麦的商品率和价格以及籽粒产量。

规程完成单位:青海大学农林科学院





规程4:黑麦黑饲麦1号良种繁育技术规程

规程简介:该规程以黑饲麦1号良种繁育时的产量指标、生产条件、生产技术等试验结果,经生产实践验证、多点调查验证、标准使用者的反馈意见等作为修订依据,规定了黑麦黑饲麦1号的种子繁育方法及良种生产的产量指标、生产条件、生产技术和种子质量检验、包装与贮藏要求;本技术适用于海拔2500米以下、年均温0.5℃以上的地区中低位山旱地良种繁育生产时使用,同时适用于科研教学使用。

规程完成单位:青海大学农林科学院





规程5:川西獐牙菜种植技术规范

规程简介:本规范适用于我省境内海拔2100-3200m区域内川西獐牙菜的种植。本成果中详细规范了川西獐牙菜种植过程中种植地选择、环境要求、整地去杂、选种、播种时间、播种方式、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与贮藏等技术要求。对提高川西獐牙菜种植产量、合理优化农民种植结构、实现川西獐牙菜资源可持续利用、提高农民收入、满足川西獐牙菜药材市场需求等都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成果的可复制性强、适应面广、技术成熟度高,应用前景广阔。

规程完成单位:青海师范大学





规程6:当归育苗技术规范

规程简介:本规范适用于我省海拔2800-3300m范围内当归育苗。本成果中详细规范了当归育苗过程中种植地选择、环境要求、整地去杂、选种、播种时间、播种方式、田间管理、有害生物防治、起苗与贮藏等技术要求。当归育苗技术规范能够促进当归在我省的规模化种植,为实现我省作为全国当归药材市场的又一主产区提供理论依据。界定出当归在青海地区的种植区域,并使得当归种植成为促进青海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

规程完成单位:青海师范大学


来源:青海省科技成果转化中心

微信 电话 顶部 工作人员:0971-7612617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平台服务热线:

0971-6121697

工作日(8:30-18:00)

Copyright ©  2019        青海技术市场        青ICP备18001110号-4